:::

【活動報導-滌塵增慧千佛山行──91年巡迴義診圓滿畫下句點】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陶蕃震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24期

出刊 / 2003/2/20

 

佛說八大福田中看病為第一福田,

所以我們能發心供養第一福田是非常難得的,

三寶世界的師父都能健康地修行更是世人的福報。

 

遊覽車沿著南二高彎進關廟鄉後不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澈的大潭埤,一旁的大潭埤公園裡矗立著一個石刻的巨大鳳梨,看到它,就知道我們已經到了出產全台灣最甜而多汁的鳳梨的台南縣關廟鄉。車子緩緩行過大潭埤,法相莊嚴,高八丈四尺的菩提寺大佛就在眼前,令人心生崇敬歡喜之心。繼續前行,一塊風格特殊饒富禪意的大理石碑立在山門旁,上面刻著「菩提大道從這裡開始」。是的!這裡就是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舉辦的91年巡迴義診的最後一站——千佛山菩提寺。義診的時間是民國91年12月8日上午7時起。

 

籌畫及前置作業

和歷年來的每一場義診一樣,前置作業需要縝密的計畫、充足的時間和人力,因此在籌畫義診的樞紐人物羅憶珠護理長領軍下,先遣人員7日上午就開著巡迴醫療車和裝載醫療器材的貨車,從板橋的僧醫會出發,並在晌午之後抵達菩提寺負責安裝、測試器材及布置場地。其餘近百名北部的醫護及行政志工,則在執行長上會下宗長老及會務人員陪同下,於中午時分搭乘兩輛遊覽車前往會合。抵達千佛山菩提寺時正值黃昏,夕陽的餘暉映照著巍峨宏偉的禪寺,寧靜清幽中透著萬千氣象,不禁令人讚嘆開創此十方叢林道場者的智慧,能夠成就如此難得的修行淨土。

 

但當大家還來不及細細感受此中三昧時,常住已經親切地前來招呼。男眾與女眾分別被引領到宿舍,大家將隨身行李放下後,立刻自動自發地幫忙布置會場。晚餐在寺內的餐廳用素齋,寺方準備了非常可口的素麵及各式的大鍋菜,吃起來分外香甜,也是平常不容易享受的。大家惜福地歡喜享用,用完餐後,上會下宗長老宣布自由活動,稍後再集合。於是有些人又投入工作,有些人輕鬆地散步或聊天,好不愜意。集合時間一到,大家有秩序地安靜坐下,聆聽長老開示。

 

執行長開示

長老的開示如下:僧伽醫護基金會的宗旨是供養法師、護持法師的健康,今年在北部、西部、中部都舉辦了義診,這一場來到南部,明年還將安排到東部供養師父,這也正是實踐我們供養十方僧的理念。大家這麼辛苦地四處奔波,參與的菩薩、醫師、護士都皈依三寶,且在學有所成之際,能發心供養師父。我看到大家這麼用心和努力,感到非常歡喜。我們學佛就是要有這樣的虔誠心、恭敬心,這樣的供養心是很崇高的心,也是很有意義的人生道路。今天很高興來到這已經有三、四十年歷史的道場——千佛山菩提寺,供養這一帶的師父,他們平日都在山上或精舍,不輕易出來,很多醫師想供養卻沒有機緣,因此我們能夠供養他們是難得的福氣。人生在世,生死是必經之路,我們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究竟的歸宿——三寶,這是我們的福氣。三寶莊嚴所成就的世界,就是涅盤所體現的世界——極樂世界。

 

今天我們來談僧寶,僧寶就是調伏勝尊,以佛法來調伏自己的煩惱、使身清靜、語清靜、意清靜,再以清淨的佛法調伏眾生的煩惱,使眾生在生死輪迴中能得到真正的解脫,所以僧寶是珍貴的。佛說八大福田中看病為第一福田,而我們能發心供養第一福田,是非常難得的,三寶世界的師父都能健康地修行,更是世人的福報。每個道場都有規矩,我們務必遵守,講話不要太大聲,打板大靜後要安安靜靜地,不要吵到別人。這裡晚上八點半擊鐘鼓,敲鐘能上通天堂、下徹地府,用意是祈求世界和平、國泰民安、眾生能離苦得樂、皈依於三寶;擊鼓則是代表法輪常轉。晚上擊鼓則在提醒我們提起正念,心要寧靜,發心為公,一切皆為佛法,心中充滿慈悲、喜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戒。菩提寺的大家長是德高望重的上白下雲老禪師,他目前不在寺內,特地請千佛山女子佛學院院長——若勍法師為大家介紹菩提寺的家風及環境。以下就是她的介紹摘要:

 

千佛山菩提寺家風

大家一進到菩提寺,立刻可以在山門入口處看到刻有「菩提大道從這裡開始」的石碑。我們常說,走在學佛的道路上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就是指發起覺悟而達到圓滿、沒有缺失。菩提大道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一是自渡,就是自己了脫生死不再輪迴,二是自渡後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則更可發菩薩願渡他人。入千佛山,植一顆菩提種子,就是要覺悟、要面對自我,因此本山的師父非常強調修行是面對自己,要想辦法調理自己而不是修理別人。如果一味要求別人,就好比將別人當成活菩薩,自己則是眾生。佛法就是在指引我們將煩惱轉為菩提,並將其落實在生活中。而總結來說,千佛山的家風是:「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再談到千佛山的建築,大佛、金剛經塔、密壇可說是千佛山建築的三大特色。大佛是鎮山之寶,經塔裡的四面牆上刻有金剛經和心經全文,密壇在大佛下方的千佛殿,牆壁周圍有九百九十九尊釋迦牟尼佛,加上大佛正好是千佛。經由若勍法師上述的解說,使我們對千佛山菩提寺有了粗淺的認識,而為了配合寺裡的作息,若勍法師講完後,大家加緊腳步整理會場,在打板後則盡量輕聲細語,很多人忙到深夜才休息。

 

開始義診

第二天一早四點,是起床做早課的時間,雖然氣象報告有冷氣團來襲,但南部的清晨還是很溫暖,更溫暖的則是每個人那一顆服務的心。上午七點義診正式展開,掛號處前面開始湧進一批一批的法師,除了已經事先登記掛號的一百多位師父陸續前來外,還有數十位師父當天現場掛號,使負責掛號的志工格外忙碌。雖然如此,志工們都是愈忙愈歡喜,以虔誠恭敬的心情為法師服務,而讓所有來接受義診的法師得到最好的接待和診療,則是志工們最大的心願。千佛山菩提寺依山而建,義診的場地也有許多階梯,法師和帶路的志工們都不免上上下下地爬樓梯,但是一切都井然有序,因為參與的志工幾乎都是老手,經驗豐富又充滿愛心。例如,梁淑娥師姐帶領的心一基金會護理人員,李櫻敏師姐和她的同修梁昇富師兄及夥伴們、周文盛師兄和他的同修及負責檢驗的夥伴們,可說都是義診的最忠實志工,從不缺席。

 

而醫師群方面,雖然有許多南部的醫師是新面孔,但特地從北部南下的如,心臟內科賴文源醫師、家醫科陳乾原醫師、針灸科江盈達醫師、皮膚科白宜禾醫師、泌尿科紀邦杰醫師、耳鼻喉科陳永權醫師,以及埔里榮民醫院的黃聰敏醫師,都是長期護持僧醫會的醫師,他們都非常有耐心且細心地為師父看診。原定中午結束的義診,由於看診的師父多達一百餘位,許多醫師和測骨質密度的梁雅竹師姐們都忙到十二點多還騰不出時間吃午飯。甚至其他人都已經用完餐,聚集在如來殿頒感謝狀時,他們仍在看診,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感佩,而91年的巡迴義診也就在大家這麼虔誠的護持中,在千佛寺畫下圓滿的句點。

 

可是,你以為這一切就結束了嗎?當然不!這樣的義診會繼續下去,而且一定要精益求精,愈辦愈好。這一趟千佛山菩提寺義診結束後,寺方還特別開放了金剛經塔和密壇讓大家禮拜、祈福,所以大家除了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到好山好水好風光外,更有幸參與了一場心靈的饗宴,真可說是增福、增慧,不虛此行。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