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終關懷與安寧照護【宗教師培訓課程精華-如何照顧癌末病患及其家屬】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講師 / 陳坤虎心理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20期

出刊 / 2002/6/20

 

每個病人都是我們的老師,甚至每種疾病都是我們的老師

面對死亡時,沒有一個人有解答生命無常的標準答案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的確,一個人惟有在身體健康安泰的狀態,才能完成人生的夢想,如果失去了健康,許多的理想追求,都將因此而擱淺;因此,擁有健康,便等於擁有創造生命一切可能性的雄厚資本。然而,老天爺卻好像常常在跟人開玩笑似的,在沒有預告的情況下,便剝奪了人的健康,尤其是對於癌症病人而言,更彷彿是被判了死刑的犯人一般,原本彩色的人生,在宣告得病的那一瞬間,立即變成灰暗黑白。

 

癌末病人在面對疾病時

容易出現的負面情緒

癌症病人在面對疾病時,容易出現恐懼與焦慮,失落與無助、憤怒與敵視的情緒。在恐懼與焦慮的層面上,首先病患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因生理上的呼吸困難、突然的大出血的恐懼,接著,在治療的過程中,也會萌生得不到有醫療幫忙、生活照顧及擔心自己是否成為他人負擔的恐懼,同時,死亡的恐懼陰影也一步步地逼近當中。在失落與無助的情緒層面上,主要來自個人價值感的喪失,及健康幸福生活的失落;而在憤怒與敵視的情緒層面上,癌末病人則容易對命運與老天爺產生怨恨,並將憤怒投射於他人的不公平對待與傷害。

 

在了解了癌末病人面對疾病時容易產生的情緒之後,接下來,便須理解其因為心理情緒所導致出的行為反應,並藉由了解其行為反應的過程中,去尋找出病患真正的需求,提供其必要且適時的支持與協助。「我沒有救了」、「我還能活多久?」,因為焦慮與恐懼,所以病人會反覆不定,猶疑不決,對於治療的方式會產生排斥,並容易對醫護人員發脾氣;「還是不要連累或耽誤家人好了」、「活著還有意義嗎?」、「我不行了,什麼事我都不會做」,因為失落與無助,所以病人會逃避退縮,甚至會產生拔掉身體的插管或丟掉藥品的行為;「我真沒用」、「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遺棄我、背叛我」,因為憤怒與敵視,所以病人往往會拒絕親朋好友的關心,而將自己孤立起來。

 

了解癌末病人的需求

建立體諒病人的同理心

了解需求是滿足需求的第一步,而了解一般人的需求更是了解病人需求的起點;根據心理學者Maslow所提出的「需求階層理論」顯示,人類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飢餓、口渴、性﹚、安全需求﹙身心免於威脅、恐懼、死亡﹚、社會需求﹙愛與歸屬﹚、尊嚴需求﹙自尊心、自主權、成就感、自我認同、獲得賞識與讚美﹚、自我實現﹙自我成長、心願、潛能﹚等。以上需求,簡而言之,就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病人同樣具有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希望滿足身體的口腹之慾,希望被尊重,希望擁有安全感,只是其由於身體疼痛的關係,某些需求變得更加迫切,醫護人員也必須針對此做更多的努力來滿足其需求。在生理需求方面,由於身體的病痛,病人可能會吃不下、或是發生吃下後吐出的情況,甚或其連喝水都有困難,因此醫護人員便必須不厭其煩,付出更多的耐心,來小心照顧病人的生活起居。

 

至於在心理需求方面,由於癌末病患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之下,更容易喪失自尊心及自我歸屬感,因此醫護人員便必須學習如何和病人相處,並抱持同理心來對待病患,可以和其建立起朋友的關係。例如,在病患因沮喪而封閉,不想與外界交談時,心理輔導人員﹙心理師﹚不妨試著以開放性的問題打開病患的心房,「你要不要說說看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事情原來是這樣,然後呢?」、「我明天再來看你好不好?」,藉由這樣的溝通過程,讓病患尋回被尊重、被了解的感覺。 此外,若是遇到病患家屬幫忙病患對事情做出決定,而讓病患感到喪失自我意識時,心理輔導人員可以在旁當他的安全堡壘,以真誠的態度,向他解釋病情,並告訴他實話,讓病人感到被尊重,並由自己決定未來的治療之路該怎麼走下去。

 

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認為,對於死亡的理解,是使人由「非本真」的存在,通向「本真」存在的唯一途徑。「面臨死亡的存在」,才能使所有現世的東西都喪失掉原有的價值,這時候,人也才能夠定下來,嚴肅思考存在的本質,而去追求「本真」的存在狀態。每個病人都是我們的老師,甚至每種疾病都是我們的老師,面對死亡時,沒有一個人有解答生命無常的標準答案,此時,若能在身體的醫療之外,在精神意念上也藉由心理輔導人員﹙心理師﹚及宗教師的開導來尋求心靈的支持,悟得尊重死亡的道理,癌末病患將能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程,走得穩健而心安。(焦淑嫻記錄整理)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