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特寫【播下福慧的種子──專訪林淑女師姐】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喬瓊恩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18期

出刊 / 2002/2/5

 

以前國際學舍常辦書展,

可是有關佛學方面的書卻很難找到。

走進學佛的世界,就像走進了智慧的寶庫,

到處都可以挖到寶。

 

在晨曦來臨前,天地寂靜,內心湧出法喜,如山澗溪流,源源不絕。一個約六、七歲的小女孩,持白衣神咒,認識了觀世音。這是她與佛菩薩的初識,小女孩名叫淑女,姓林。從小她就和家人一起,燒香拜拜,頌持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但真正走進學佛的領域,卻是就讀台北醫學院護理助產專修科的時期。因緣俱足的時候,事情就發生了,原本考上第一志願桃園女中想圓升大學夢想的淑女師姊,因慕北醫之名,在得知北醫也錄取後,毅然放棄讀普通高中的機會,到北醫就讀她心嚮往之的科系。一天早上,她如往常的持白衣神咒時,腦中突然浮現一個問號?何謂:摩訶般若波羅蜜?帶著這個疑惑,走出家門到學校上課,當天在課程結束後,她還未離開教室,緊接著是社團活動時間,她所在的教室是社團活動時間,她所在的教室是當時北醫慧海社的聚會地點,讓她聽到「四大苦空」,初聞佛法的喜悅,讓她深受感動,他們送她一些結緣書,其中最讓她法喜充滿的兩本書是:「佛陀的啟示」與「八正道」。

 

於是就在慧因與慧緣兩位師兄的接引下,進入了西蓮淨苑,認識了慧觀法師,初見智諭老和尚,感到很親,心裡想著:「這是這裡!這就是我要來的地方!這就是我想親近的法師。」從此開始了聽經聞法的生活。「以前國際學舍常辦書展,可是有關佛學方面的書卻很難找到。」現在走進學佛的世界,就像走進了智慧的寶庫,到處都可以挖到寶。讀經如此方便,同修更是相互提攜。那時,每週六、日都去參加大專青年念佛會,一直到畢業,進入北醫附設醫院工作仍未中斷。結婚後,和先生在土城開業,先生張來宗醫師是牙醫,每日工作忙碌,淑女師姊在診所幫忙,也許是親近佛法的時間少了,她形容那時過得是「顛倒迷惑」的生活,「老和尚到家裡來了三次,渡我們過了很多難關。」他先派慧妙法師來,慧妙法師即是僧伽醫護基金會執行長慧明法師得姑姑,很有修行的一位師父;而慧明法師高中時,成績是全校第一,她直接到淨苑出家,很讓人感動。「我們在精院看到很多出家師父因營養失調、年老,身有病痛,信眾們雖恭敬師父,有時卻越幫越忙。」

 

法師們在度眾生上用功至勤,但對自身得照護往往並不周全,信眾們很有慈悲心想解除師父們的病痛,但常常因為對醫療並不專業,反而更增法師們的痛楚。慧明法師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很多醫生,一心想解決法師們的病痛問題,於是有了僧伽基金會的構想,淑女師姊知道此事後,深感護持的必要,發心投入僧伽醫護的行列。她被分配做勸募工作,這對淑女師姊而言是一大挑戰,她很樂意實際參與工作,卻不好意思去化緣,因此她用心找伙伴共襄盛舉,推薦張錦華、吳昱嫻、陳美燕、張菀眞等四位師姊,加入募款的行列。每週三晚上,淑女師姊都去土城講堂參加念佛共修,原本週日的法師講經,則因為必須把握僅有的時間和家人共處,暫時無法參加。「我常說,女人們是佛菩薩帶大的,那時,因參加很多學佛的活動,疏於照管她們,還好她們很乖、很上進,想到她們轉眼就長大了,真是有虧職守,所以盡量抽出點時間和她們相處。」可是淑女師姊雖無法親往聽經,卻將法師講經的錄音帶借回家聽,並在診所播放,希望能接引更多的有緣人一起加入學佛的世界。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