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特寫【繪畫淬鍊中的修行──專訪宋永魁醫師】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吳小分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18期

出刊 / 2002/2/5

 

在人生中碰到問題時,

若是善緣他就歸於佛祖慈悲吧,

若是惡緣就得慢慢學著放下、看破,

不過這做起來並不容易……

 

坐在宋永魁醫師位於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的辦公室裡,秘書吳小姐貼心地送上一杯清茶,盛水的容器是只磁燒的馬克杯,杯上的繪畫頗雅致,吳小姐解釋道:「那是宋副院長的畫。」畫上的油彩用色鮮麗,人物間視覺焦點的交錯,烘托出畫中的主題——以台灣首例剖腹產為內容的畫作。辦公室裡還有以石雕、水晶等材質塑成的佛頭雕塑,桌邊還有剛裱褙好的畫作,包裝還來不及拆開。牆上一幅北齊/隋的石雕加彩觀音立像攝影作品,靜靜地注視著盈滿一室的藝術氣息,襯托出主人特有的風格。如同其他內蘊深遠的菩薩一樣,宋醫師相當謙虛客氣,他表示,平日因為有行政工作,且要看診、開刀、教書等佔據了他很多時間,因此對於佛學的修學方面總覺得時間上不夠,而且有困難。所以他每天都會早一點起床,大概五點左右,禮佛供水後,就得趕到醫院了。其實,宋醫師接近佛法的時間並不很長,只是大學時有很多朋友都是晨曦社(台大醫學院內的佛學社團),當時他也讀聖經、六祖壇經等宗教書籍,算是接近佛學的開始。

 

直到一九八五年從英國回來後一、兩年,有一天朋友的太太送他錄音帶,希望宋醫師跟著唸佛,於是開始了聽佛法的因緣。漸漸的宋醫師也會主動看佛經、抄寫經文,與佛法的緣愈來愈深,最後因為長庚醫院的志工與鍾美心醫師積極的邀請宋醫師參加僧伽醫護基金會的義診,從此與基金會結了緣,現在更被聘為僧伽醫護基金會第二屆董事。在義診鍾他結識了西蓮淨苑的慧觀法師,於是也開始參加淨苑的活動。「進入佛法的領域,發現其理論很深妙,蘊藏許多人生哲理,似乎可從中得到很多東西,但慢慢又覺得好像不完全是那一回事。」宋醫師表示,佛學與學佛好像有一點不同,學佛是要追求佛的清淨心等等,從這裡去看自己的人生。他一直謙稱自己是雜修,還在文字障中走,許多事物還無法透徹也難以清楚確信。於是,在人生中碰到問題時,若是善緣他就歸於佛祖慈悲吧,若是惡緣就得慢慢學著放下、看破,不過這做起來並不容易……

 

以前,他會花許多時間打高爾夫球,但太太卻不打,現在則改為郊外健行或在操場上步行,全家就可以一起活動。他早、午餐茹素,晚餐則與家人共餐,也就隨性些。看似平淡與簡單的生活,像涓涓水流一樣涵化著宋醫師,在他一張題為「石上青」的油畫中隱約可看出。這畫的靈感源自於一個傳聞——花蓮豐山花崗石所造的石壺,在當地溪水中浸泡一年,就可成為泡出好茶的名壺……。從宋醫師謙和自持裡,可以感覺他就像淬瀲石頭的清流一般,讓人感受到清涼的大力量,一點一滴地觸動著我們。從大學時期就開始畫畫,雖然在醫師的專業上表現傑出,然而繪畫似乎更接近他的生命情調,數十年畫下來繪畫內容也從熟悉生殖生命學,到風景到現在的宗教主題。隨著出國參訪的機會,宋醫師經常以他接觸到的佛經事蹟裡,追尋作畫的主題,在故事與歷史的痕跡裡,體會經典與法師們闡述的道理。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