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企畫【打開幽深的記憶.西醫的貧血觀點】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李佳玲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16期

出刊 / 2001/10/05

 

貧血是現代人容易得到的一種病狀,在所有的血液疾病中,貧血是極為普遍的症狀。所謂的貧血,是指血液中的紅血球與血紅素低於正常值的狀態,平均男性紅血球為四百七十二萬;女性約四百三十萬。紅血球數量的多寡卻可因人而異,但並不表示男性在四百一十萬以下;女性在三百八十萬以下,就會被診斷為貧血。比較科學性的作法,就是接受血液常規檢查,透過紅血球、血紅蛋白檢查等,藉以斷定是否為貧血。依性別來說,女性比男性易罹患貧血,成年女子容易貧血則和生產、月經有關,貧血在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但一般人在六十歲以後,紅血球自然會減少。一般貧血病人由於紅血球中,輸送氧氣功能的血紅素不足,致使組織缺氧。因此,病人最常會有心跳加快、四肢無力、精神無法集中症狀;皮膚會比較蒼白,有時還會出現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嗜睡、腹部脹氣、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近年來,由於有許多人改吃素食來代替葷食的飲食習慣,及在正規宗教洗禮的比丘、比丘尼們,在長期茹素的情形下,是否會因為缺乏某一類食物的營養,而造成某種類型的貧血?空軍松山醫院一般內科主任-謝從閭醫師,就素食者容易出現的貧血類型、產生原因及發生症狀來加以說明。

 

素食者容易罹患的貧血類型

謝醫師指出,吃素者較易得到的貧血症狀是所謂:大血球貧血,也就是維生素B12與葉酸的缺乏,一般因吃素而缺乏維生素B12的其實是少數,除非他們很嚴格的連豆類、奶類都不吃,要不然並不會缺乏。很多人誤以為貧血是血壓低,事實上,血液裡有血紅素,血紅素不足會造成貧血。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例如:營養不夠、骨髓不好、有出血狀況、女性月經、內分泌失常(如甲狀腺過高或過低)、癌症、感染症等,凡會耗損身體能量的都可能造成貧血。另外謝醫師補充:除了飲食上引起的貧血外,再生不良性貧血、寄生蟲(如鉤蟲)、腫瘤、溶血性疾病、慢性感染症、肝病、內分泌失調、腎臟衰竭等都可能引起貧血。

 

素食者的貧血症狀

素食者因血色素帶氧氣的不足,無法運送到全身所有的組織器官,所以容易疲倦、喘、沒力氣、臉色蒼白、暈眩、心悸、胃口不好等。而已有5年以上不吃蛋類、牛奶的素食者,可能會有嘴巴酸痛、月經失調及神經症狀(如手腳刺痛、行走困難、筋骨疼痛僵硬等),都是較嚴重的警告訊號。

 

素食患者的臨床經驗

曾有一位老太太,至謝醫師門診看病,她是一位吃早齋的素食者,進來時神情呆滯、遲鈍,像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曾被精神科醫師診斷為老年癡呆症。謝醫師查她過去曾有血壓高、糖尿病等病歷,在重新檢驗後,發現其實是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即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貧血症狀,經過治療後(補充適量的甲狀腺素)血糖漸上升,痴呆症狀明顯改善,反應逐漸恢復正常。謝醫師說,吃素者假如是忌奶的話,就容易因缺乏維生素B12而發生類似這樣的症狀。一般佛教徒並不忌吃牛奶,只要正常飲食不挑食的話,會造成大血球貧血的狀況是不太容易發生的。除非十二指腸有特殊問題,否則不會發生。假如因吸收不好而無法攝取維生素B12,則可採用口服補給,若不能完全被吸收,必須使用肌肉注射的補給;但並非注射一次就會痊癒,必須每隔兩個月就注射一次,並持續一段時間,雖然此種方法並不能完全根治,但至少可以控制貧血。謝醫師更進一步說明指出,事實上長期吃素者造成的貧血不多,一般正規的宗教對於食物很嚴格,但也很嚴謹,會注意到必要的營養。一般來說,餐數的多寡是習慣問題,並不影響營養的攝取。主要是看營養成分的總量,能否完成身體的代謝。出家人事實上在晚上還是會喝點牛奶,只是不吃固體食物,所以應該不會影響到營養的攝取才對。謝醫師說:「素食者絕對比吃葷食者來得健康!」

 

大量服用鐵質的錯誤觀念

一般正常人若鐵質吸收過量時會經排泄排掉,因鐵有毒性,會造成組織鈣化、纖維化。缺鐵的貧血病人有一種奇怪現象,會一直拿著東西往嘴巴塞。以牛為例,由於鐵質會使牛肉肉質變粗,口感變差,所以,養肉牛的人都將養在牧場的牛關在一個小空間裡,動都不能動,於是牛隻很難吸收到鐵質。於是,牛隻會一直舔鐵欄杆咬泥巴吃,來獲得鐵質維持身體平衡。這是一種先天反射動作,像非洲缺乏鐵質的孩子,會拿著泥巴垃圾咬,這種情形被稱為:「異食症」男、女、動物、小孩皆會因缺乏鐵質過多而產生此種行為,但醫學界至今仍無法找出原因,來說明這樣的舉動行為。總而言之,並非每一種貧血都是因缺乏鐵質所引起的。如有必要補充鐵質時,先從食物下手,如芝麻;切記:鐵質不可無限制的服用,因為過量的鐵質,會造成肝臟的負擔,導致其他的併發症出現,造成性無能、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盡量從食物著手來補給營養,並經過醫師的檢查及指示,以避免不必要的後遺症出現。在生活上,應多運動、鍛鍊身體及強化精神層面,避免壓力和煩惱,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處理事情。所謂:「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