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企畫-慢性疲勞症候群面面觀.戰勝疲勞神采飛揚】(下)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吳亭瑤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15期

出刊 / 2001/08/05

 

戰勝疲勞 從日常生活做起

疾病會引發疲勞,相對的,長期的疲勞也會造成疾病。不論中、西醫均強調,把疲倦放著不去改善,不僅疲倦的情況將愈來愈嚴重,還容易引發各種慢性病或癌症上身;如果這疲倦感是疾病引起的,你的拖延更可能錯過發現和治療疾病的黃金時機。所以,建議你把自己帶到醫師面前好好檢查一番,同時配合適當的運動、飲食與生活作息才是積極的做法。

 

【治療】──身心同時進行

家庭醫學科的治療

當家庭醫學科醫師確定,患者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時,除了會建議適當的運動之外,還會進行一連患「認知行為治療」,此即是淺層的心理諮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溝通,讓患者了解自己真的沒病。除非必要,醫師才會開予抗憂鬱藥或低劑量的類固醇。姚建安醫師還建議,患者最好多吃含鎂的食物(深綠色蔬菜是鎂的最佳來源,全榖類、核果、豆類、莢豆類、巧克力、可可也含有豐富的鎂),同時補充足夠的水分,如此均有益於慢性疲勞的改善。

 

也許,你還需要心理醫生

然而,如果你的疲勞感被確定是來自於某種層面的心理問題,可能就需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的介入。誠如彭文光中醫師所言,有些長期有倦怠感的人,治癒一段時間後又再復發,此時那個看不見的心理因素往往才是根源;心理問題沒解決,生理病痛永遠無法痊癒。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表示,有些慢性疲勞患者的病情的確是因心理的問題而起,例如:「慮病」傾向,被診斷為健康的患者卻總是認為自己有病,其背後代表著「想要合理逃避義務及獲得幫忙」的心理。有些患者則是知道改善的方式卻缺乏實行的動機,精神科醫師則要協助找出背後原因; 有些人則是看醫師或吃了藥即獲得改善,藥吃完了病情又復發,這可能是起源於希望被照顧的心理。當然,其他如壓力過大、過度思考、過度憂鬱焦慮或敏感等,都可能造成慢性疲勞的原因之一。所以,必要時,不論是家醫科醫師診斷後的決定,還是病患自己覺得有此需要,都可以同時接受精神專科醫師治療或心理諮商,或許能得到比較根本的改善。

 

【運動】──改善疲勞最好的方法

雖然中、西醫對於慢性疲勞的診斷和治療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且每個人疲勞的原因也各有差異,不過中、西醫均贊同,「適度的運動」是改善疲勞最好、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醫學文獻上即指出,兩組同時接受治療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一組有運動,一組則無,經過八星期之後,前者對自己疲勞恢復的滿意度,是後者的三倍以上。「事實上,只要開始運動,疲勞的情況就會有所改善。」姚建安醫師表示。

 

散步、打太極拳

要怎麼個「動」法呢?彭文光醫師表示,不論是僧伽這個族群,或是一般擔任內勤的上班族,其倦怠感多來自「上半身過度充血(因為用腦刺激所致),下半身缺血(少動)」的緣故,對此,「散步」(慢走)可以帶來不錯的改善效果。彭文光醫師建議,從每天半小時開始,以半小時一個單位視自己體力慢慢增加,到一個半或二個小時。而散步的時間最好選在清晨或黃昏,氣溫涼爽的時候。如果可以,至少二天走一次,一方面讓腦筋休息,一方面則促進下半身血氣循環。此外,太極拳也是可以有效恢復疲勞的運動,對於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緩解也有幫助。

 

有氧和伸展運動

相對於中醫的慢,西醫則強調「加強心肺功能」。姚建安醫師建議經常感到疲勞的病人,不妨多做「快走(1秒2步)」等有氧運動,一個星期至少三次,每次持續30分鐘,到流汗的程度;此外,能伸展筋骨的運動,或是大家所熟知的外丹功、太極等傳統氣功,也不錯。

 

量身訂做的運動較妥當

不過精神科周勵志醫師提醒大家,如果是因為過度勞動而造成的疲勞,他需要的就不是多運動,而是減少運動。所以,由醫生根據你的疲勞狀況和健康情形,來評估你需不需要運動、適合做哪些運動,或許是比較妥當的做法。

 

【營養均衡】──避免為病情雪上加霜

當你在進行疲勞的療程時,如果有營養師針對個案進行評估並特別指導,或許在恢復疲勞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加速的效果。雖然一般人的疲倦較少是因營養不均而起,但是對於僧伽這個特殊族群來說,這卻可能是造成疲勞始終揮之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台北醫學院保健營養系副教授蘭淑貞表示,由於出家眾大部分有「過午不食」的習慣,又是吃素,因此普遍存在「熱量不足」和「缺乏鐵、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的現象。

 

熱量不足容易疲勞

「『熱量不足』會讓人產生倦怠感,也比較容易疲勞。」蘭淑貞副教授說。「要知道自己攝取的熱量是否足夠,可以從『身體質量值數(BMI, body mass index)』看出來。」身體質量值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是國際上公認評估身體脂肪量的簡易方法,當男性的BMI低於20、女性的BMI低於19時,即表示有熱量不足的問題存在。這也是為什麼統計上「高瘦型」比「矮胖型」容易疲勞或倦怠的原因之一;而放眼望去,出家眾屬這類體型的人似乎占了大多數。 分析出家眾容易熱量不足的原因,和「過午不食」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蘭淑貞副教授指出,和一般人的一日三餐外加兩、三頓點心相比,出家眾一日兩餐顯然少很多。身體有能量才能持續修行,因此,出家眾應隔外注意 ,將一個人一天所需的熱量平均分配在早、午兩餐中。

 

每日飲食指南

然而,到底一個人一天要怎麼吃熱量才夠呢?行政院衛生署的「每日飲食指南」雖是老生長談,卻無疑是最佳範本。此外,蘭淑貞副教授還特別強調兩個重點:1.一般人所需肉類的量,素食者應以豆製品,或杏仁、腰果、核桃等堅果類補足。2.兼顧各類食物的攝取,避免侷限在少數幾種食物上。例如,同樣是五穀根莖類,最好每餐吃不一樣的,例如燕麥麵包、五穀雜糧飯、麵條變換著吃,絕對比每餐都吃米飯來得營養均衡、對身體來得有益。

 

維生素B群與鐵

另一個造成熱量不足的原因,則是缺乏維生素B群和鐵等與「能量代謝」有關的微量營養素。什麼是「與能量代謝有關的微量營養素」?簡單來說,就是參與熱量轉換的元素,他們的量雖然小,然而少了他們,即使你吃下再多的蛋白質或脂肪,都無法被轉換成可供身體各細胞吸收利用的型式,於是有吃等沒吃一樣。蘭淑貞副教授表示,維生素B群廣泛存在於五穀根莖類裡,只要飲食中能經常變換種類,必能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B群。鐵的攝取也是,像菠菜、A菜、葡萄、櫻桃等都含有豐富的鐵質,唯一的問題是,植物性的鐵無法參與造血的工作,這也就是素食者多患有貧血的緣故。而貧血也會使人容易倦怠和疲勞,因此,素食者必須額外補充鐵劑,才能彌補缺乏動物性鐵的不足。至於補充多少,應視個人體質而定,所以走一趟醫院,由醫師或營養師幫你評估是必須。要特別注意的是,補充鐵劑時,要避免與茶和含鈣的食物一起服用,以免影響身體對鐵的吸收。在此,要特別澄清一個常令民眾的困惑──正常人有沒有需要補充維生素製劑的必要? 蘭淑貞副教授表示,身體的正常運作須仰賴各種不同的團隊合作營養素,這些,天然的食物裡都有,只要你兼顧六大類食物,選擇的種類夠多,就毌須擔憂某種營養素缺乏的問題。因此,除非你的身體被醫生確定患有某種營養素缺乏症時,才有需要額外補充製劑,否則「天然的最好」。

 

多喝水

水分也是恢復疲勞不可或缺的要角。蘭淑貞副教授建議,最理想的每日水分攝取量是30~35cc/每公斤體重,也就是說,一個50公斤的人,其一天所需的水分應是1500~1750cc,大約8杯左右。當然,一般人很少會有這個「雅興」每天細數自己的喝水量。「其實,呼應著身體的需求,也就是感覺口渴就喝水,基本上就不會有『身體缺水』的問題。」蘭淑貞副教授表示。「不過,中老年人可能得特別注意自己的飲水量,這是因為人對口渴的敏感度會隨著年紀增加而下降的緣故。」至於喝的是什麼水,白開水、罐裝飲料、茶或咖啡蘭淑貞副教授說,其實都可以接受,全憑個人的習慣。唯罐裝飲料裡除了水分之外,全是熱量,沒有其他營養素,須控制體重的人不建議飲用,但熱量不足攝取者,倒無禁忌。而茶、咖啡等所謂的「提神」飲料,並不能視為解決疲勞的工具,「從病因下手,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蘭淑貞副教授說。

 

【作息正常】──早睡早起身體好

所有的病痛的復元,都需要良好的生活作息作後循。到底,怎樣才是最符合人體生理時鐘的作息呢?彭文光醫師指出,自然的狀態下,人體到了晚上9點血壓會逐漸降低、心跳逐漸減緩、體溫也跟著下降,這表示我們的身體已準備進入休息狀態;過了一個晚上,約到了清晨4、5點左右,人體自然隨著血壓、心跳、體溫的回升而甦醒。大家都知道睡得好(睡得深入,一覺到天亮)精神自然好,超過了9點,身體為了保持精神,慢慢地又進入亢奮狀態,「這也就是晚睡反而不易入睡或睡不好的原因。」彭文光醫師表示。「如能呼應身體的生理時鐘,養成上述『早睡早起』的習慣,相信有一個好的睡眠並不困難。」一個多麼簡單、卻又常被現代人忽略的道理,或許是諸位容易感到疲勞又力求改善的朋友,最應力行的生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