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企畫-慢性疲勞症候群面面觀.戰勝疲勞神采飛揚】(上)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吳亭瑤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15期

出刊 / 2001/08/05

 

從僧伽醫護基金會對全國2000位僧伽義診統計分析發現,「經常感到疲勞、易累、倦怠.....」是大多數法師的困擾;事實上,這也是一般民眾普遍存在的問題。然而,大多數人在面對這些症狀時,通常都很「低調」,也不會想到要向醫生求助,因為在我們的主觀認知裡,這些不適症狀和發燒、流鼻水、喉嚨痛等「生病現象」相去甚遠;你反而比較習慣將它們歸因於,是「最近或長期以來的工作與生活習慣」所造成,諸如最近比較忙、工作壓力大、常加班熬夜、睡眠不足等因素,或是很宿命地認為,「從小我的體質就不好,所以容易疲勞或倦怠是應該的」。因為你不覺得自己病了,所以不會產生「要看醫生」的念頭和需求。於是,大多數人的解決對策,不是運用「意志力」繼續撐下去,就是尋求暫時性的舒解方式,如按摩、痠痛藥膏或貼布、泡熱水澡或溫泉、多睡一點、喝些提神飲料……等,雖然實際上並未獲得多大的改善,卻足以令你一天拖過一天。直到有一天,這些疲勞、倦怠、易累等狀況實在影響到你的工作或生活了,或是周遭有朋友因長期疲倦而檢查出罹患某種重病時,你才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可能真的是出問題了。終於,你想到要「看醫生」,然而你的問題又來了──到底是看中醫還是西醫呢?如果看西醫,那麼該看哪一科呢?

 

你得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首先我們應該先釐清,當你經常感到疲勞、倦怠、易累時,算是生病嗎?到底有沒有必要看醫生?

 

需不需要看醫生?自己決定

「如果長期以來,你總是因為疲勞、倦怠、易累而感到不舒服,他們甚至干擾了生活作息、降低工作效率,那麼就是生病了,儘快就醫是必要的。」漢昇中醫診所彭文光醫師表示。「但是,如果這些症狀的存在並沒有對你的身體造成影響,你也不覺是個困擾,你甚至很清楚自己怎麼做便能達到紓解的效果,就不算是病了。」中醫把生病與否和就醫的必要性,交由病人的「自我感覺」去評斷。所以,同樣程度的疲勞,對體質較差、身體抗壓力較弱的人來說是病,對體質較好、身體抗壓力較強的人卻可能不是!「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關於給醫生看病,不是建立在『該不該』的前提上,而是問你自己覺得『需不需要』。」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周勵志醫師說。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姚建安也認為,當疲勞的現象已明顯帶來困擾,不妨請求醫生的協助,然而,這並不表示你一定「有病」。 在西醫的領域裡,是否生病、生哪一種病,是需要靠許多檢驗數值和醫生的評估去界定。所以,你的疲勞感可能是隱藏在體內的某種疾病所發出的警訊,也可能找不出任何病因。不論最後評估的結果是定義上的「有病」,還是「一個健康人的莫名不適」,醫生都會協助你解決疲勞的問題;唯當你被確定某種疾病是造成你疲勞的最終根源時,你必然還需要針對該疾病做治療。

 

中、西醫皆可,但請固定醫生看診

當倦怠得認為該是看醫生的時候了,你可以選擇中醫,也可以看西醫,全視你的個人習慣而定。如果習慣看西醫,請先掛「家庭醫學科」(或是找你的家庭醫師),由家醫科醫師對你的身心狀況作初步的瞭解,再決定下一個醫療步驟。當然,中、西醫都看也無妨,原則上,同時進行這兩種治療並不會互相干擾。唯要提醒大家的是,謹記「從一而終」的信念,「看西醫固定一位醫生,看中醫固定一位醫生,任何病痛唯有療程完整,持續追縱,才能有較好的復元效果。」姚建安醫師強調。

 

長期疲勞──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副作用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經常感到疲勞呢?可能性很多,而且因人而異。當你帶著疲勞來到了家庭醫學科門診,醫生首先會幫你驗血、做症狀評量,以確定是否為某種疾病所引起的副作用,如癌症、慢性病、內分泌失調、精神疾病、濫用藥物等。通常這隻「幕後黑手」在仔細的診察下都無所盾形,此時醫生即可針對疾病進行處置,很快的便能減輕疲勞所帶來的不適。「許多經常感到疲勞、倦怠的患者,都直覺以為自己的肝功能或腎臟出了毛病,事實上,這樣的個案在前來求診的慢性疲勞病患中,算是極少數的一群。」姚建安醫師表示。因此,自覺經常感到疲勞,未經醫師診斷即自行找些保肝、固腎的成藥來吃,是非常冒險的行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強調,無論如何,先把自己送到醫生面前,讓醫生看個究竟,找出真正的病因,並「量身訂作」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明智之舉。

 

什麼病都沒有──慢性疲勞症候群

當然,到最後,也可能什麼病因都找不到。姚建安醫師表示,台大就曾治療過一位六十多歲的緬甸國師,九歲即出家的他,年老了卻經常患有全身痠痛、胃口不好、頭痛、睡不好、經常抽筋等毛病,後來雖檢查出來有骨刺,及鉀、鈉離子不平衡的問題,可是加以改善之後,仍無法解除其長期以來的疲勞感。針對這些長期飽受疲勞之苦,卻無法用「已知疾病」定義的患者(嚴格的定義應是「六個月以上持續或反覆發作,經臥床休息無法緩解,日常生活中被迫必須減少一半以上的活動」),西醫用一個名詞來概括他們,即「慢性疲勞症候群」。姚建安醫師解釋,之所以稱為「症候群」,是因為這種不明病因的長期性疲勞,常伴隨其它各種不適症狀一起出現,包括:失眠、睡不好、睡不飽、頭痛、腸胃不適、食慾不 佳、筋骨痠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佳、全身無力、心悸、情緒低潮、易怒……等。至於為什麼好好的一個人會這樣?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周勵志分析,或許是壓力太大或情緒上的焦慮所致,或是希望藉由「生病」來引起別人關注的心理作祟,亦或是生活作息不良或飲食熱量不足所引起,也可能與缺乏運動或過度勞動有關……,其隱藏於後的可能性實在太多了,因此更需要醫病雙方的耐心溝通與反覆嘗試,才有機會找到打開治療之門的鑰匙。

 

使失序的身體功能恢復正常

中國慢性疲勞療法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疲勞」很少是單一事件。彭文光醫師表示,一位因長期不堪疲勞干擾前來求診的病患,身上往往同時還有其它毛病,只是在醫生提醒之前,病人通常不太會想到這些症狀的關聯性。

 

讓身體恢復自我機能

然而,中醫對於「造成疲勞的背後原因」,卻有不同於西醫的看法。彭文光醫師指出,西醫會去探究疲勞與疾病的關係,例如,經過一連串檢驗後,確認某人經常性的疲勞是高血壓所引起,於是便把治療的重點放在高血壓上,因為對西醫來說,只要改善了高血壓的毛病,疲勞感自然就會減輕。然而就中醫而言,疲勞和高血壓都是症狀的一種,高血壓會加重疲勞感,任由身體長期處在疲勞狀態而不醫治也會加重高血壓的病情,或者令原本沒有高血壓的人進而出現高血壓;他們是互相影響,但卻不互為因果,追究問題的最根本,全與「心臟、腎臟、腦神經功能失調」有密切關係,而這些罪魁禍首才是中醫處方要導正的對象。例如,以「三黃瀉心湯」使心跳減緩,以「天王補心湯」補腦安神,以「知柏八味丸」補腎強壯;當心臟、腎臟、腦神經功能恢復正常功能之後,血壓自然會降,疲勞感自然也會消除。換句話說,中醫在治療疾病時著重在「使身體失序的器官功能恢復正常」,當器官功能恢復正常了,身體的「自我機能恢復」功能便得以發揮,許多病痛自然消失。疲勞也是,當身體經過調理後,疲勞感,連帶其他相關的毛病都會一一袪除。相對的,當一個人病痛纏身,免疫功能和自體恢復機能自然處在較弱的狀態,疲勞感自然也較容易出現。

 

症狀不同,療法不同

彭文光醫表示,中醫裡常見的慢性疲勞約有思鬱、恕鬱、腸胃吸收不好與心肺功能不全、血虛型、腎虛型等五種典型。不同的典型,有不同的症狀,來自不同的病因,使得治療方式也不相同。因此,中醫在做診斷時,很重視病人的「主訴症狀」,然後再根據這些被提出來的不舒服,配合把脈、看舌頭等進一步的了解,找出疲勞的根源。

 

治「慢性疲勞」的療方

從中醫來看,以下幾種為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疲勞」類型,各有醫治的藥方。

【思鬱型】

◆合併症狀:過度思考或推理記憶、健忘、失眠、多夢、心悸、口瘡、疲倦等,其中「失眠」的症狀特別明顯,食慾倒是不錯。

◆對象:這類型疲勞患者經常是「臨睡前仍在大量用腦」,所以常見於股票族、經常須背誦記憶的人、工程師、設計師等族群 。

◆病因:腦部神經過於亢奮。

◆藥補:常以「天王補心丹」補腦安神,來達到治療疲勞的效果。

 

【怒鬱型】

◆合併症狀:乳房腫痛、頭痛、頭脹、失眠、多怒、情緒過於低潮或亢奮、口乾口苦、 胸悶,其中「頭痛、頭脹」的症狀特別明顯,如遇月經失調或正值更年期,病情將更加嚴重。

◆對象:年紀大的人、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患的常是這類型的疲勞。

◆病因:生悶氣所引起,長期性的情志不順暢。

◆藥補:常以「勾藤散」、「天麻勾藤飲」或「龍瀉肝湯」等紓緩胸中鬱氣,改善頭痛、頭脹和高血壓的毛病,疲勞自會消散。有月經失調或正值更年期患者,則建議再加上「加味逍遙散」調經理帶。

 

【心肺功能不全與腸胃吸收不好】

◆合併症狀:講話有氣無力、食慾不振、爬樓梯容易喘,疲倦感特別明顯,睡眠的情況倒還好,有些人甚至還有消瘦、臉色不好(過白或過黃)、大便較稀或是貧血等現象。

◆說明:這類型疲勞患者經常是「身體勞累過度、經常誤了正餐、工作上必須多說話」者。

◆病因:心肺功能不全、腸胃吸收不好。

◆藥補:常以「參苓白朮湯」或「六君子湯」加以改善。

 

【血虛型】

◆合併症狀:面色蒼白、頭痛、頭暈、月經少、疲倦、睡眠不好、手麻、目視模、指甲和唇無血色,至於食慾則還不錯。

◆說明:這類型疲勞患者經常是「月經不調」或「曾經大出血(如產後、月經量多、痔瘡)沒有調回來」引起。

◆病因:缺血或氣血循環不良。

◆藥補:常以「四物湯」或「補肝湯」等活化血氣。血虛型的患者如果還伴有腰痠、佳骨神經痛、下半身痠痛、骨質疏鬆症等,則以「四物湯+黃柏+牛膝」補身會有不錯的效果。

 

【腎虛型】

◆合併症狀:腰痠、疲倦、腳痠、站不久、坐不久、面色黑、削瘦、憔悴感、頻尿、夜尿、咽乾、乾、耳鳴、重聽、掉髮、掉牙、骨質疏鬆、月經過少或閉經(連續四、五個月沒有月經)等,其中疲倦感與腰痠、腳痠特別明顯。

◆說明:這類型疲勞患者經常是先天體質不良、晚睡、欠佳、曾有大量出血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居多。

◆病因:下半身功能弱化。

◆藥補:常以「六味丸」、「左歸丸」、「右歸丸」等加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