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企畫-觀老病死 度生死海】(下)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慧開法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12-13期合刊

出刊 / 2001/04/05

 

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生命消逝的哀傷場景與生離死別的悲痛情懷,儼然加劇了死亡的恐怖與威脅。人死後,生命就這樣無端地消逝了嗎?還是有另一段生命的續起?如果有死後的生命,那麼會是去哪裡呢?是羽化登仙,神遊太虛,翱翔宇宙嗎?是上天堂永生?還是下地獄受苦?是到陰曹地府成了孤魂野鬼?還是六道輪迴投胎轉世?這些令人困惑的問題,都曾經在我們早年的心中燃起陣陣疑團,與「生從何來」的公案一樣,「死往何去」的問題也是一個有關「存有論」的哲學思考,而不是牽扯到怪力亂神的迷信或《聊齋》之談。

 

從生命本身的觀點來看,「生」與「死」都是「生命之流」無法分割的一部分,換言之,「生」、「死」是一體之兩面。所有人一出世就朝著生命旅途終點的方向走,這是一個實存的客觀事實,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但絕大多數人都極力迴避掩蓋這個事實,而不願察覺「死亡」其實就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在他的《存在與時間》一書中,對人的存在以「實存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的觀點下了一個定義:「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death)』」。面對死亡,眾生一律平等,沒有男女老少或者貧富貴賤的差別待遇,換言之,死亡是究竟平等的。

 

如果以「生死的劇目」來比方不同宗教的觀點,基督宗教的永生說有如單元劇,其內容是由上帝製作、編劇兼導演;佛教的輪迴說有如連續劇,由所有的眾生集體創作,自導自演。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死亡是一種無可逃避的威脅,既然無可逃避,何妨勇敢地面對,如伊莉莎白.庫布勒.羅斯 (Elizabeth Kuebler-Ross)所言,將死亡視為一挑戰。生命與死亡或許沒有絕對客觀的價值與意義,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力行以活出主體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可以參究死亡的奧祕,講求死亡的品質與展現死亡的尊嚴。

 

死亡有三個孿生兄弟,即是「老朽」、「疾病」與「災難橫禍」,換言之,他們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弔詭的是,死亡的「原因」卻比「結果」還來得可怕,假設我們只會老朽退化、罹患病痛、承受災禍,而不會死亡,則會陷入一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生不如死的困境,例如植物人,其後果實在不堪想像。所以死亡對我們的生命是有很深刻的意義,休息之後再出發。

 

海倫.聶爾寧( Helen Nearing )在她的《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Life)一書中談到死亡時,提出極為發人深省的觀點,她說到:「人生無死亡實在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死亡讓人們有機會在奮鬥了幾十年後得以休息,就像一天結束時,學生交完作業,放學回家,輕鬆一下。死亡乃是肉體生命的假日,是人生的一個新的轉捩點。人不可能不死,所以我們應該歡迎它,就像白天的工作結束後,我們需要晚間的睡眠一樣,只不過死亡帶給我們的是更為漫長的黑夜與白天。」

 

然而我們面臨死亡之時有一個難題,就是能否善終而有尊嚴。《尚書.洪範》篇中說人生有五福(也就是「五福臨門」這個成語的出處):「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這最後一福「考終命」即是善終,換言之,也就是死亡的尊嚴與品質。古哲將善終列為人生五福之一,而且是五福之終極, 可見其對人生有十分重大意義。

 

面對死亡既然是人生中一必修的課程,我們就可以及早作研究的功課與死亡的準備,免得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面對死亡的預備功課,包括靈性的提升,宗教的探求,哲理的思惟,生死觀的建立等等。在世間人倫與法律層面,則是預立遺囑,以免身後引起孫的爭端。具體的功夫則有平日的養生之道, 或是宗教修持,以期能預知時至,瀟灑走一回。生死大事究竟是人生無法迴避的必修課題,最後借用佛教的論點,以總結不同層次的生死態度與生死境界:凡夫因貪生怕死而醉生夢死;二乘因厭離生死而了生脫死;菩薩因慈悲大願無畏生死而出生入死;諸佛因證不生不滅而涅槃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