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藥事則-漫談中醫濕病防治之道】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陳文秀醫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4期

出刊 / 1999/10/05

 

濕病是津液蘊積於人體,而新陳代謝不良產生的一類疾病。在西醫學中,可見於內、外、婦、兒各科臨床的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胃炎腸炎、皮膚病、腎炎、帶下等疾病。台灣地處中國東南,四周瀕海,雨水霧露濕氣較別處尤甚,故易感染濕病,特別是當今時代,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律加快,飲食失調,飢飽不調之人較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譜的改變,過飲茶水,過食肥甘厚味之人日多;冰箱冷氣機的普及,使恣食生冷瓜果、貪涼樂逸的人與日俱增,這些均可使脾胃功能受損,濕病叢生的情況日益普遍。在中醫門診裡,診斷為濕病的病患,約佔臨床各類疾病的50%左右,而素食者比例更高,就季節而論,春夏發病為多,秋冬較少。

濕病的分類,主要是依據濕邪的來源和病性的寒熱。以濕邪的來源分,濕病可分為外感和濕熱兩大類。以病性的寒熱分,則分為寒濕和濕熱兩大類。濕病侵犯人體是以脾胃為中心,但全身各部位都有機會涵蓋,現以表格列出其臨床病理變化之表現:

濕病的產生與起居不慎,感受濕邪;體能運動過少,氣血運行遲緩;七情失調,氣機鬱滯;飲食失宜;及臟腑功能失調等有關。因此,針對濕病的病因病機,注意體育鍛鍊,飲食衛生,調攝精神。避免感受濕邪和適當飲食和食療,濕病是可以預防的。

.注意鍛鍊身體

人體的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鍛鍊能夠促進血流通暢,關節屈伸滑利。因為氣血暢通,津液運行正常,內生濕邪就不易產生;外感的失邪也容易被身體的正氣清除掉。目前佛教提倡的靜坐當然也能舒通我們體內的微循環,疏筋活絡,持之以恆,濕病就不易產生。

.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脾胃是飲食和津液的運化中疏。如果飲食失調損傷脾胃,就容易導致濕邪的產生,正確的飲食習慣包括:合理的飲食結構、適當的飲食量、有規律的飲食時間,及因人因時制宜的飲食習慣。一般飲食以七、八分飽為宜,太飽容易導致食滯胃脘,壅塞損傷脾胃,濕邪內生。飲食量無規律,遇嗜食之物則暴食無度,遇清淡之物則嫌無味而寧可忍飢,更是百害而無一利。一日三餐的飲食時間必須有規律,一日之中,白天活動量大,故食量可稍多;夜暮活動量少,少食為宜。一般體胖者多痰濕,適宜多吃清淡化痰織品;體瘦者多陰虛,血虧津少,適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品。素食者每於餐後咀嚼紫蘇葉鮮品,更能防治濕病的產生。

春天陽氣發越,不宜再食油膩辛辣之物,以免助陽外洩,應多食清淡之蔬菜、豆類、及豆製品;夏天暑濕旺盛,脾胃受困,謹防過食生冷和食物不潔,飲食以清淡、少油為宜,如綠豆湯、冬瓜湯、荸薺湯;秋冬交際,易傷肺傷津,可多食梨子、甘蔗、杏仁粉等滋陰生津、清肺化痰之品;冬至寒氣逼人,晨起宜服熱粥,平常可煮生薑配紅糖,可起祛寒溫陽之效。

.調攝精神

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有密切關係。僧伽尤其剛出家不久者,身心修行調適不當,長期的情志異常,引起氣機逆亂,從而導致機體的氣、血、津液的運行失常,濕病便孕育而生,正如佛所說的「心是惡緣、形為罪」。故注意清心寡欲,清淨平等,杜絕妄想,減少思慮,這樣就可以達到保持機體的氣機通暢、臟腑功能正常、正氣旺盛,減少疾病發生的目的。

.注意生活起居

濕病的產生與居住環境、作息習慣、生活嗜好有密切的關係;要選擇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居住環境,若長期居住或工作在潮濕的環境中,須加裝除濕機或其它空調之設備,或懸掛石菖蒲、艾葉、佩蘭等芳香化濕的藥物,以淨潔空氣、殺滅致病微生物,防止濕病及其它疾病的發生。

值此佛教末法時期,邪說橫行,五濁惡世令人苦不堪言,我們不忍聖教衰,身為佛教醫事人員,對於維護教界法師與長老身體的健康是責無旁貸,因為身安則道隆。祈求諸位大德同心協力共襄盛舉,阿彌陀佛!

 

陳文秀醫師簡歷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學系畢業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學研究所畢業

經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講師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

中醫診斷研究室主任

考試院特種考試中醫師考試典試委員

中央健保局醫療服務審查委員

現任:陳文秀中醫診所院長

本會董事、本會醫療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