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心影-淺談睡眠】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陳俊志醫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3

出刊 / 1999/08/05

 

睡眠在佛教徒心目中多少有其負面意義,它是和精進、戒律相違悖的,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以及聯想到「不倒單」的境界;另一方面,在佛陀教法中,它也帶著正向的色彩,如阿難尊者將夢境請示佛陀而宣示出佛教的未來,以及「睡夢中陰身」的修煉等。在如此正負面形象的錯綜包裝下,佛教徒應如何看待睡眠,有待法師們多方圓融的開示及個人智慧的選擇,末學站在凡夫醫師的立場,正常睡眠是不可或缺的,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茲就精神醫學觀點,來淺介此一看似普通的生理現象。

 

一、腦電波圖之研究

透過腦電波圖的連續監測,發現人類大腦有三種主要的運作狀態:

A.清醒時,腦部呈低壓的快波,欲睡時則呈略高壓的快波(α波)。

B.非快速動眠期(Non-REM),又稱「常型睡眠」。由淺睡至深睡可分為四期:第一期α波消失一半以上,常出現短暫的θ波。第二期特徵為紡錘波及K叢。第三期開始出現δ波(慢波),偶有紡錘波及K叢。第四期δ波比例更高。第三、四期合稱深睡期或慢波睡眠,此二期與睡眠品質(有無睡飽)有關。

C.快速動眠期(Rapid Eye Movement),又稱「異型睡眠」,此期在常型睡眠由淺睡入深睡再返回淺睡後出現,其波型和常型睡眠第一期相似,此期顧名思義伴有眼球快速運動及作夢狀態,睡眠較淺,容易醒來。

 

二、夜間睡眠結構

成人典型的睡眠會交替出現常型和異型睡眠,一次常型加異型睡眠的週期約九十分鐘,一個晚上約出現五至七個週期變化。隨著睡眠進行,常型睡眠愈來愈短、愈淺,異型睡眠時間則逐漸拉長,慢波睡眠(常型第三、四期)在上半夜出現較多,下半夜則逐漸消失而被異型睡眠(REM)所取代,一般人常在下半夜容易感到睡不好、夢多,就是此因。一般說來,正常人的常型睡眠第二期佔50%的睡眠時間,慢波睡眠約20%,異型睡眠約25%,隨著年紀增長會有變,如異型睡眠在出生時佔50%,幼年期約30%10歲左右達到穩定的25%60歲後逐漸減少其比例,成人到了老年期之後慢波睡眠時間亦減少,甚至第四期會完全消失,這是老年人睡眠品質低落的原因。

 

三、夢的簡介

夢是睡眠中最精彩的片斷,因為它有許多超現實的神秘內容,讓人聯想到神諭天啟、靈魂出竅、預知未來的能力。幾乎每一個睡眠都會有夢,可能有人說昨晚睡得好沒有做夢,這和有人覺得整晚躺床完全沒入睡一樣,佛洛依德說:是他自己忘記了。」夢最常發生在異型睡眠中,其夢境多是抽象及超現實的,如常見無法理解的夢;也可能發生在常型睡眠中,其夢境是清晰而有目的的,如尿床前所做的與解尿相關之夢。研究指出,在夢中,我們藉此整理自己白天的記憶,再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儲藏、釋放、或壓抑下來,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精神醫學的了解,吾人潛意識中潛抑著許多早年的願望和原驅力,這些露骨的願望因無法見容於意識,而在夢境中以扭曲、超現實、隱晦但安全的形式釋放出部分久遠隱忍的能量,藉此滿足潛意識中的衝動,維持心理平衡。綜言之,夢是通往潛意識的小徑,雖然在科學探照下,仍有許多個人獨特的神秘色彩。

 

四、睡眠衛生

睡眠隨著年齡、生理狀況、身體疾病、物質使用、情緒變化、環境因素而有變化,只要我們經常注意睡眠衛生,相信能減少以上因素的影響。睡眠衛生原則如下:A.規律的睡眠時間,尤其要養成固定時間起床的習慣,將更能準時入睡,不要睡太多,隔天反而帶來疲累感,無論多晚睡也不要白天補眠,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時間。

B.每天規律適度的運動,可增加睡眠深度,但睡前只宜做放鬆的活動,避免因運動帶來過激或疲勞狀態,影響入睡。

C.黃昏之後,避免飲用酒精、咖啡、茶、或吸煙,均會影響睡眠,而睡前可喝杯牛奶、吃些點心,但忌過量,尤其是甜食。另外可藉白天多接觸光線來調節生物時鐘,達到促眠效果。

D.避免在床上從事睡眠以外的活動,如看電視、看書、構思設計、聽音樂,以免削弱床對身體原有的促眠作用。

E.安排舒適的睡眠環境,如:室溫、防蚊、隔音等設備,如果發現自己睡不著覺,避免在床上翻來覆去,應起身做些放鬆活動,如緩慢轉動頸部和肩部,配合放鬆的冥想,或看些艱澀的書,直到有睡意產生才上床。

F.如果一直無法成眠,勿自行求藥或喝酒,應請教專業醫師,找出病因及進一步治療。

用保健的態度面對睡眠,減少面對夜晚睡眠不必要的焦慮,相信必能增進身心健康,進而成為道業的增上緣。最後祝各位大德晝夜六時恒吉祥,阿彌陀佛!

 

陳俊志醫師簡歷:

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台中靜和醫院精神科醫師

台中光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本會醫療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