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藥事則-中藥服藥須知】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周中醫診所院長 周莉蕙醫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1期

出刊 / 1999/04/05

(農曆二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聖誕)

 

服藥無效,有時是因為病人沒有按時服用或是服用方式錯誤,若想藥到病除,必須確實遵照醫囑,並瞭解下列服藥須知。

 

中藥可分為「煎劑」(湯劑)及「科學中藥」兩種。煎劑是按煎藥鍋內煎煮後,去渣取濃縮藥汁服用。整帖方劑有效成份經過高溫殺菌溶於水後,易為人體吸收,可迅速發揮藥效。

目前衛生署只准許各藥廠按照古籍方劑、經典(如:《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醫宗金鑑》、《太平惠民和局方》、《萬病回春》、《外科正宗》等)所記載的方劑加以組成、製成「科學中藥」。依照廠商所標示,生藥與濃縮後的「浸膏」藥液比例約為五倍,再以百分之三十三左右的澱粉與浸膏混合乾燥而成,非常合乎安全衛生,服用簡便之原則,只不過有的病患會抱怨吃藥之後反而會變得胖一點。

 

服藥時間

1. 一般中藥:

《湯液本草》記載:「藥氣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消則服藥,藥氣消則進食。」此說明藥物與食物不宜同時服用。因此一般中藥方劑皆選在兩餐之間服食,如須服用三次,可在臨睡前在加服一次。一帖藥分作頭煎和尾煎,將二次煮成的量混合,使濃度平均,再分2~3次服。由於方劑在人體體內3至6個小時左右會被完全排清,故當藥劑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已無作用時,就必須再補充新的藥劑,使有效成份能平均分佈於體內。而科學藥粉一天服用3~4次,依症狀而分別於飯前或飯後服用。

2. 急症:

一天之內可不拘時數連服2、3劑,或是一劑二次煎煮量頓服(一口氣全部喝完),用足量藥物以迅速控制病情。慢性疾病則可兩日服完一劑,或隔天服一劑。但有些藥性峻猛的方劑,例如:辛溫發汗峻劑(大青龍湯、麻黃湯)及瀉下重劑(三承氣湯)等,通常在得效後就要適可而止,不必吃到完,否則可能會造成汗瀉過度、損傷元氣。因此,一帖藥(含科學中藥)到底要分幾次服用才洽當,必須根據病人的病情以及所處方劑之藥效強弱而定,最安全的方法還是遵守醫生的指示為主。

3. 需飯前(約一小時)服用的藥物:

補益強壯、養生抗衰老方劑、治療腸道疾病、肝腎病變、驅蟲藥及供下藥。因飯前胃腸比較空虛,藥物能以較高的濃度快速進入小腸且易於吸收,藥效較能充份發揮。

4. 需飯後(進食後、間隔30分鐘至1個小時)服用的藥物:

治療上焦病變、祛風勝濕藥、峻猛有毒之藥物、刺激胃腸的藥物和治療眼科疾病的藥物。原因有二:一是防止藥物本身所含的強烈藥性刺激胃腸道黏膜;二乃利用胃腸道裏的食物阻滯藥劑迅速下行,又能兼收向上游溢經氣的引藥上行效果,延長有效成分被吸收的時間,以發揮最大療效。

5. 特別時間服用的藥物:

(1) 治瘧藥物宜在發作前二小時服用。

(2) 安神藥宜在睡前。

(3) 急病不拘時間。

(4) 慢性病人服用之丸、散、膏、酒者應有定時。

另外,根據不同病情,有的藥可以一天數服,有的可以煎成湯代替茶水飲用,不拘時服,個別方劑有特殊服法,如「雞鳴散」在天明前空腹冷服,效果較好。

應溫服的湯劑(約攝氏四十度):有些對胃腸刺激較大的藥物,如:苦寒藥(黃連、大黃、黃芩)、辛溫藥(羌活、獨活、細辛等)及瓜蔞仁、乳香等,一旦冷服,更容易引發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這些藥物皆宜溫服。溫服對胃氣及幫助小腸吸收有效成分均有所助益。

解表藥:

宜溫服後覆被取微汗。例如:桂枝湯在溫服後,還要吃熱稀粥以助長藥力。但清熱劑宜冷服;寒症用熱藥,宜熱服;但有時寒熱錯雜,相互格拒,可能會出現服藥後嘔吐的情況,若為真寒假熱之症,則宜寒藥熱服。總之,必須根據病情來做靈活處理。

服用劑量:

一般年輕力壯、病勢較輕的病人,其胃氣尚強,因此每帖藥可分兩次煎煮成200~250ml(約吃飯飯碗一碗半左右的量)服用。若是老弱體衰、久病及幼童,由於胃氣較虛弱,藥汁宜少,每帖(包含煎液量)應控制在100~150ml左右。

服藥禁忌:

1. 某些食物與藥物存有「相互作用」的問題,一般而言,飲食上應食忌生冷、油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2. 若同時兼服西藥,須與中藥錯開2小時服用。

3. 蘿蔔會解藥?!

蘿蔔在中藥用藥上,是用其成熟種子––萊菔子當藥,其性味「辛、甘、平」,能消食除脹、降氣化痰,並非所謂「冷」的食物。又因它能降氣,所以藥物中含有參類,會抵消人參之補氣作用;但也有的醫師二者並用,以免人參因補氣補得太過反而壅氣,造成胸悶不適。

4. 喝中藥時不可以再加糖

「甜傷胃、甘令人滿」,若兼有腹脹中滿、濕熱留戀(停滯體內)、痰濕內阻(痰積聚體中)、咳痰多時、蛇苔厚膩等症情,湯劑中不可再私自添加糖,以避免反效果。白糖性「涼」、紅糖性「溫」,有潤肺和中、補脾緩肝的功效,可用來治療肺燥咳嗽、口乾舌燥、中(中焦)虛脘(胃)痛得病症。把白糖加入溫熱藥劑中,或把紅糖加入寒涼藥劑中,都會緩解藥性,阻礙藥效的吸收,影響療效。所以若未經醫師許可,最好不要在中藥湯劑中加糖調味。

5. 需要配茶服用的藥物:

有「川芎茶調散」、「菊花茶調散」和「蒼耳子散」。配「清茶」飲服,以達到上清頭目、疏風止痛和祛風通竅(竅指耳、眼、鼻、口等器官)效果。因此「喝中藥不宜再喝茶葉」的舊觀念,就值得導正。

6. 不可配茶的藥物:

有「補益方劑」中的人參、黨參、熟地、肉蓯蓉、附子、薏苡仁、大棗等。「安神方劑」中的金礦石藥物,如:朱砂、磁石、珍珠母、牡蠣等……。

因上述補益的藥物中都含有多種生物鹼、蛋白質等成份;金礦石藥物皆含有碳酸鈣、胺基酸、硒、鋅等金屬成份,會與茶葉中所含的大量鞣酸相結合,產生化學變化而沉澱。所以建議服用上述藥物的病人,應把服藥與喝茶時間錯開2至3個小時,若要喝茶,應儘量選擇經由文火烘烤的烏龍、包種、高山茶等高級茶葉,並適度降低茶葉濃度與飲量。

 

服用中藥後導致噁心嘔吐時

服藥前,先服少許生薑汁,或在藥汁中添加一匙生薑汁,待二者混合,稍冷之後再分次服用,止嘔效果頗佳;或以「少量頻服」之方式服藥,就比較不會想要嘔吐。

 

參考資料:

學士後中醫系學會網站/中醫檔案區/中藥小常識

http://www.tacocity.com.tw/pbcm

《中國方藥學》啓業出版社出版

《臨床中藥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89年9月出版

《方劑學》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實用中醫方劑學》樂群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