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醫學防治身心靈疾病的研究(十)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佛教醫學防治身心靈疾病的研究(十)

主要治療方法——修禪治病

4.修禪治病

禪,又作禪那,意譯作靜慮(止他想,繫念專注一境,正審思慮)、思惟修習、棄惡(捨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佛教修習禪定是為讓眾生滅除妄想,專注一境,借由調身、調心、調息等方法,逐漸斷除煩惱而歸於寂滅解脫。故修禪目的並非僅為去除身心疾病,但修習禪定確有其療癒疾病的醫學價值。修習禪定必須離欲,欲是習以成性、隨境染著,故佛法的修定離欲,首重內心煩惱調伏。

佛教醫學的禪定治療體系,粗分為小乘禪和大乘禪。小乘聲聞禪重在個人的身心解脫,以停息一切身心活動的「滅盡定」為最高境界,它的作用是破除眾生病態的妄想執著。而大乘禪定的作用包含自利利他兩方面:一、伏斷煩惱,止息妄念,獲得身心輕安法樂住;二、成就度化眾生之悲智雙運力,以饒益有情。無論大乘或聲聞,只要是如法修習禪定,都是有益於身心安樂。

為何修禪可以治病?《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曰:「但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說明人若能意守身體與疾患的相關部位,是能夠達到治療疾病。而修禪的基本途徑就是摒除雜念,止息妄想,使心專注一境。而意念的專注方法,天台智者大師認為,需先「棄五蓋」:棄貪欲蓋、棄瞋恚蓋、棄睡眠蓋、棄掉悔蓋、棄疑蓋; 「調五事」: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如果方法得當,不僅可以治癒許多身體疾病,而且能幫助禪修者入定。當今的醫學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模式,由於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等造成的疾病大幅上升,在佛教醫學而言,是煩惱病及業障病,其根在心,其本在我。佛教醫學以修習禪定作為一種療法,其實是針對眾生無始劫來之無明妄想進行對治。

許多禪定的學術研究證知,禪定對身心有調節作用。如禪定可使修習者的心臟、呼吸、基礎代謝、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發生變化,從而使身體得到休整恢復,及增強人體免疫能力。並且在禪定狀態下,人的腦波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研究發現,頭腦恆常地發出小幅度的電波,其測度單位為每秒幾赫斯(Hz)。這些不同頻率與波形的腦波略可分為δ波(頻率小於4Hz)、θ波(頻率約4~7Hz)、α波(頻率約8~13Hz)及β波(頻率大於14Hz)等,禪定瞑想個案的腦波顯示,進入禪定時β波會有顯著的強化現象。國外研究者把腦部七個主要區域所發出的腦波記錄於磁帶,通過研究分析其類型發現,在禪定瞑想之際,腦部前葉及中央區域有典型的8Hz或9Hz的是α波增強現象。在幾則案例研究中發現,腦前葉區域中間部位有明顯的θ波伴隨著α波增強現象出現。相反的,憤怒的情緒,則總是造成α波的止斷;睡眠時,腦波為慢而高振幅的波動;在內心恐懼或憂慮之際,α波之波流會受到減弱或壓抑;處於焦慮狀態的病人,其腦波顯示記錄,沒有α波出現的跡象;光和聲音的刺激也會阻斷α波之韻律。根據這些實驗結果推測,心靈的和諧融洽對於身體的健康占有極大決定作用。

禪定狀態的腦科學實驗進一步發現,禪定靜慮狀態是一種不同於意識休眠狀態的特殊心理活動,有著自身特定的腦波特徵。經常進行禪定靜慮訓練不但會影響個人的生理素質,有利於身體健康、疾病恢復,而且還可以改善對生活認知與情感態度,從而提高生活品質。正確修習禪定不但有益身心健康,還能治療身心方面的疾病或障礙。《敕修百丈清規》言:「坐禪乃安樂法門,而人多致疾者,蓋不得其要。」因此,禪病還需依靠重新調整正確的禪修方法來治療,即所謂的「禪病禪治」。綜上所述,依據佛經的記載和現代腦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證明如法正確的禪修不僅有療癒疾病的作用,更有益於身心靈的整體健康。

本文刊登於《僧伽醫護》第1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