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聰敏醫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8期
出刊 / 2000/06/30
一、土石流下的埔里義診中心
菩提園蓮社大樓是多少佛教徒的理想及願望,建設公司老闆曹居士無息租給僧伽基金會三間二樓的地方讓醫師來此義診,其中有中醫師(由台中發心的中醫師黃師兄等6位)牙醫有朱醫師及蘇醫師來參與,西醫方面則由盧醫師及末學共同結緣服務。許多師父都住在大樓樓上,而居士區包含單身及大家庭,當時大家都說好,共修(八樓)助念(地下一樓)走過觀音菩薩腳下送出電梯即送往火化。孩子有圖書館、托兒所,居士有共修、精進之地,而師父有安養落腳之地方,九二一大地震後大樓毀損,師父、居士皆遷往他處,義診中心亦破損不堪,面對窗外破碎的山脈,一條條的傷痕,土石流跟著餘震,流入平地,映照著旁邊一排排的組合屋,業力真是可怕!
二、專業修行人的誤解
面對屋倒、死亡、別離,往往使眾生極度的害怕,半年後的埔里,仍有自殺增高的傾向,在貧病的歲月裡,我親眼看到我的病人精神病發作,送往台中榮總,更見到我的醫院員工家屬因受不了生活的困境,一次次的自殺,四月她終於離開人間了。在大家的觀念裡,出家人四大皆空,生死無畏,其實有許多的個案顯示,有多位比丘地震後,天天夜夢,無法入睡、精神緊張,面對精舍倒、人員散,十分感傷,安眠藥亦不管用,許多比丘尼因環境變壞,加上許多法會超薦需要人手,因此,飲食、水份皆無法定時給予,造成急性腎臟炎,而一位年輕的比丘尼,竟必須離開叢林寺院,回到故鄉靜養,當面對不斷的餘震時,師父們常換地方夜眠,尤其是有靠山區邊的寮房。最近在聽經聞法中,原來比丘、比丘尼、出家眾亦是凡夫之軀,是專業的修行人而已,並非每位師父都達到最高境界,心不緣境,自由自在。唐三藏法師臨終,百病交集都差點退道,可見業報身所帶來的病痛連高僧大德都無法忍受,何況剛出家的修行人,有位師父因地震在高樓中受到多處的骨傷碰撞,每晚皆會感到疼痛不已。
三、慈悲的醫院
和基金會有合約的埔里榮民醫院,受損十分嚴重,但在同仁的毅力及服務人員的愛心下,使得病患照顧及醫療功能並未喪失,尤其是工友們在大樓上面張貼「地震可以震碎大樓,卻震不倒本院同仁的愛心」在短短的地震後五天,急救上千人次,不幸70位病患往生在此醫院,孤苦無依的老榮民因屋倒都湧進醫院,至今仍以院為家,由醫院供給飲食、臥具,更有流浪漢、孤獨老人,別的醫院無法收容,身無分文孕婦都送到埔里唯一的公立醫院,埔里鎮民都知道這家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醫院,看到這位貧戶的年輕女子已生四個孩子,無錢就醫,醫師好心幫她生產並結紮,看到可愛的新生命,心裡真是百感交集,不禁想到莎士比亞詩詞裡對人生的悲嘆:「人生只是走動的影子,可憐的演員」。地震過後,很多醫生離開這家「沒錢、沒閒」的醫院但仍有一些慈悲的醫師願意留下來服務,令人感動,有位法師到院看診後告訴弟子:「這是一間慈悲的醫院!」。
四、義診中心的未來
地震後菩提園的師父到各處搭小精舍避難,居士亦離去,盧醫師亦因屋倒,發心到仁愛鄉土石流區義診而離開義診中心,慧明法師希望末學能繼續接管埔里義診中心的醫療工作,因許多的義工亦遭到屋倒、親人死亡的不幸而散去,因此在人員缺乏之下,在此利用此篇稿件向師父報告工作概況。
(1)義診中心修復——已完工
(2)牙醫仍每週幫師父裝假牙,由朱醫師及蘇醫師發心。
(3)義工方面:結合埔里榮民醫院慈濟義工跟紀師姐配合診所業務,並安排定時出診。
(4)中醫方面:a.配合埔里榮民醫院的眼科、內科醫師到各寺院、精舍為師父診察(連絡中)。b.配合佛光山賑災中心——佛光園義診活動(接洽中),為出家眾亦為災民服務,原則以一個月的第一、三週星期日共兩天。c.埔里榮民醫院中醫師六月到任。
(5)西醫方面:a.協調眼科、婦產科、內科到中台禪寺每週固定義診——已實施。b.到各個精舍義診——計劃中
黃聰敏醫師簡歷: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感染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血液透析專科醫師
台灣省腎友協會醫師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