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法住法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61期
出刊 / 2010/04/05
法師的捨報因緣,
不啻是為我等上了很嚴肅的一課!
近半年來,僧醫會關懷過的罹患癌症法師,經過持續追蹤關懷,得知已有二位捨報。生命的結束,總會留給生者慨歎與不捨。然而,一個有眞切淨土信仰的行者,捨棄這敗壞不堪的業報身,換取西方極樂世界的金色身,實是喜事而不是喪事。
記得多年前曾經聽過一位在家菩薩說:「我往生時告別式中要替我奏『快樂的出帆』。」多瀟灑的淨土行者!雖然每一個人在捨報時都希望有「快樂的出帆」的心情,但不一定都能如願的。
來不及完成的心願
一位罹患癌症的比丘尼法師,自知時日無多時,打電話來本會,希望「帶律師來」協助她寫遺囑。因為「出家人的財務要回歸三寶,不可落入俗眷手中,以免犯因果」。如此正知見,眞是令人讚歎!站在同是僧眾的立場,僧醫會當然樂意成就她的遺願。
然而,當末學排除所有法務的牽絆至醫院探視時,很遺憾的,法師已呈昏迷狀態,無法表達任何意見了。陪伴的道友不知所措的含著眼淚,在收拾衣物。
由於在生死的緊要關頭,醫師在等待法師的親人來,才能決定急救與否。法律上沒有血緣關係的道友,是沒有決定權的。
雖然法師一再交代醫師與俗眷「不要急救」,但匆匆趕來的姐姐,在不捨昨天還好好的親人一夕之間變化這麼大的情急之下,一方面很強勢的責備醫院處置不當,要追究法律責任;一方面被醫師說服而允許「插鼻胃管」急救。
經過一番折騰,法師是清醒了,但發現俗眷竟然違背自己心願插管急救,在不能言語的情況下,以很怨恨的表情看著姐姐與醫師,表達自己強烈的不滿。
短暫的清醒,終也不免在夜裡淒然捨報。
身為道友的陪伴法師,雖然在這半月的相處中,深知法師急切的要將遺產回歸三寶的心願,但看到態度十分強勢的俗眷,也沒任何立場與勇氣,代替已捨報的道友完成遺願!
法師不能逐「不急救」的心願,勉強被插管急救導致內心怨恨,此為憾事一;不能逐「將身後財務歸回三寶」的心願,此為憾事二。抱憾而終的法師,不知是否安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芸芸僧眾自然會有不同的往生因緣,雖不能「自知時至,身無病苦」,但總也期望能「心無罣礙,善友助念」的安詳捨報。然而想求得「安詳捨報」,臨命終時處在什麼因緣裡,是非常重要的。
法師的捨報因緣,不啻是為我等上了很嚴肅的一課!如果在三寶門中,道友圍繞,從容的交代身後事之後,了無罣礙的在佛號聲中,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生命就能畫上很圓滿的休止符。如果不能在三寶門中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刻,在法律上親人有決定權與繼承權,那怕如法師這般有正知見,萬分願意將身後財務回歸三寶,卻由於因緣不具足,而不得不抱憾而終,使令想協助法師完成心願的末學十分痛心,就更祈願「僧伽安養如意苑」能早日完成,來照顧老病僧眾,使「老有所終」。僧伽色身康健時安心辦道,不用憂慮「老病色身託付與誰?」更不會因為臨終之際,俗眷強行介入而導致三寶財物落入白衣手中,令生者、往者兩不得安!
修行的考驗
另一位住離島的比丘尼法師罹患乳癌,由於信眾、道友的熱心提供資訊,法師再三考量決定不動手術,經介紹而服用中藥。
法師與另二位道友因離島空氣好,相邀去租屋靜修,最近已向房東買下所租之屋,只是款項尚未付清。
由於大環境的不景氣,護持三寶的淨資相對減少,原本每月護持法師的道場也取消了護持,法師每個月須至台灣本島一趟看中醫,一趟至醫院回診,以觀察癌細胞指數是否控制住。選擇中醫治療健保不予給付,醫藥費與交通費造成很大的負擔,故向本會請求護持。
在法師願意的情況下,僧醫會協助其安排就診時在道場掛單,再給予醫療方面的供養。
修行之路多崎嶇,總會有一關又一關的考驗。虔誠的祝福法師順利通過這一場考驗,很快的恢復健康,繼續向修行的路上邁進。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