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企畫-僧醫會全力抗煞的總指揮——執行長會宗長老】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陶蕃震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26期

出刊 / 2003/7/20

 

他這些日子來的辛勞,絕不輸給抗煞的第一線工作者。

 

二月下旬,感染SARS的勤姓台商從大陸返國,進入臺大醫院就醫,這是台灣的第一個SARS病人。當時臺大醫院如臨大敵,以最高防護隔離標準嚴陣以待,並且展現台灣的醫療水準,使他開心地痊癒出院。從這個時候到四月中旬,雖然偶有零星病例入境,台灣一直自豪地宣稱維持「三零」──零死亡、零社區感染、零境外移出。

 

四月二十四日,情況急轉直下,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爆發集體感染而封院,不僅三零紀錄很快地被打破,台灣還成了WHO宣布的「疫區」、「旅遊警示區」,噩耗頻頻,有關單位一時措手不及,各醫療單位的防護衣、口罩等救命、保命用品告急,第一線醫護人員提心吊膽。

 

疫情蔓延迅速,醫學中心紛紛淪陷,抗煞保衛戰如火如荼,一向強調以醫護為本,供養三寶的僧伽醫護基金會也加入了防煞、抗煞的行列,不但協助和提醒各道場做好防疫,在國內一罩難求之時,向國外尋求支援,蒙美國廣福寺自在法師大力護持,捐出一萬多個N95口罩及兩萬多個一般外科口罩、一百多支電眼耳溫感應器給各醫療單位,及各方寺院僧眾。在日本的李宣宗醫師透過慧明法師、美國紀醫師各寄來1,000個手術用口罩。誠如志工梁昇富師兄的感想,「執行長會宗長老這些日子來的辛勞,絕不輸給抗煞的第一線工作者。」

 

當時擔任僧醫會執行長的是會宗長老,接受專訪時說:

「我記得口罩是在5月16日星期五下午4:20寄到的。由於衛生署當時規定48小時內不提貨就要當成戰地物資徵用,因此必須趕辦通關手續。我從來沒有辦過這些手續, 又碰到星期六,有的報關行還不知道48小時不通關會被徵收,會務人員問報關行,都說等星期一再說,但是我還是帶著各項文件及印鑑前往機場交涉,才知道機場海關及衛生署假日無休地拼命工作。到了機場,先問設在那裡的疾病管制局人員應該怎麼辦?但是他說不知道,建議我去問海關,我只好一方面問海關,一方面打電話問衛生署,分別接觸了藥政處、醫政處、秘書處等單位,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衛生署(2013年改制為衛生福利部)說必須捐贈醫療單位用於防疫才能免稅,在他們的指導及協助下,我自己擬寫公文,趕辦各項手續,終於趕在48小時內辦妥。但這中間過程曲折、艱辛,我往來於機場和各有關單位等共六、七趟之多。一切辦好後,因為提單在報關行那兒,所以差點又沒辦法趕在規定時間內提貨,幸虧當時也在機場的平安運輸公司金美華小姐告訴我聯絡報關行的電話,才在星期日及時聯絡到。但是問題又來了,這麼多的口罩要怎麼載回僧醫會呢?這次又是平安運輸公司的人員幫忙,知道我們這些口罩都是要捐給醫療院所和道場,老闆非常發心,免費幫忙把口罩運回僧醫會。真是阿彌陀佛!

 

所有口罩都捐贈給需要的醫療院所和道場。主要的有,署立臺北醫院、署立台中醫院、埔里榮民醫院、玉里榮民醫院、本會醫療網的醫師,以及一些辦學而需求殷切的道場等,及分布全省各道場總共有上百間。

 

據當時的署立台中醫院李懋華院長說:「『全國疫情最嚴峻時,口罩等重要防護配備一度面臨零庫存的窘境,即使有錢也無處購置。幸而有慈善團體立即捐贈了口罩、防護衣等物資,及時化解危機。其中,由僧醫會轉贈的7,646個口罩(包括4,646個N95口罩)占所有捐贈口罩的最大宗。』僧醫會希望這次的捐贈,能幫助所有僧眾,修行持戒身心安和,使住世三寶清淨莊嚴,眾生起歡喜心。」

 

再者,面對這次SARS病毒肆虐,僧醫會除了呼籲各佛教團體暫停大型活動,做好消毒防護外,也以淨土懺為眾生祈福。祈禱文如下:

在SARS病毒的災難中,僧醫會關心您,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應以佛法的慈悲來看待SARS病毒,讓我們在佛陀的慈悲蓮花寶座下同心祈求,祈求病毒們回歸自然,不要殘害人類,人類也不要殘害它們,更不要去殘害它們賴以生存的雞鴨等飛禽走獸、魚蚌濕居等類,讓大地遍布陽春,讓大自然呈現祥和。

 

願一切眾生皆能歸敬三寶,供養賢聖,戒殺放生。學習慈悲,學習柔和。讓一切眾生遠離災難,遠離疾病,一切吉祥。

 

僧醫會是菩薩修行道場,是一處三寶僧團、是一切眾生、蓮友的修行道場,遵循佛陀教化,走上人生真正的解脫大道。會務人員都很和樂地工作,志工及各主任委員們都出錢出力,全力以赴,愈做愈歡喜;許多老菩薩節省自己微薄的生活費供養三寶,令我非常感動,甘願全年無休,以辦公室為家,為僧醫會的理想奉獻。也有很多出家眾主動發心、無私奉獻地回饋僧醫會,因此我們是擔負著在家、出家,一切眾生的期許。

 

一年來,除了定期推行全國僧伽巡迴義診及後續追蹤照護,僧伽健保、醫療之供養,中西牙醫之醫療與轉介,及宗教師培訓外,全國各大醫院醫療網之規劃建立也一直在進行。張耿銘醫療顧問負責這件事,目前已經有埔里榮民醫院、署立台中醫院、署立台北醫院,也是僧醫會的特約醫院。署立南投醫院也表示希望成為特約醫院,正與我們密切接觸中。希望將來有愈來愈多的特約醫院,成為僧醫會的後盾醫院。

 

另外,為了感恩捐款者,我們每個月主持「三昧水懺」,為所有捐款者消災祈福、增幅增慧;並於佛前宣讀疏文,兼祈求佛法興隆、世界和平、人民安樂、身心自在。而放生會在許瑞助會長帶領下,參加的人愈來愈多,也非常重視生態環保,功德無量。

 

我任內還計畫開設佛法與醫療相關課程,僧伽心理諮商師、志工之培訓與諮詢服務,最大的心願則是成立「僧伽如意安養道場」。讓老僧、病僧有一個養護的地方,以依怙晚年。這是一所現代醫療與道場功能結合的場所,讓急需的僧伽或耆宿或新學皆有養護之處,讓僧伽在持戒清淨之餘得以調和四大,令身心安和,成就道業。同時心向佛法之在家菩薩們,亦可於此醫療養護自己的身心。讓身在三寶地,時時請法,安心修行,成就道業,可謂身心醫護兼養之寶地。但是要建如意道場必須有現成的道場或土地。僧醫會是一個不分派別、跨寺廟、跨山頭的組織,沒有自己的土地與寺廟,一切活動及業務工作場所,不是借用即租用,一路走來十分辛苦,這次由於梁昇富志工的奔走,黃火土、張錦秋居士的發心,但願大眾護持,早日完成。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