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出大愛,不再癌相隨】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編輯室報告

出處 / 僧伽醫護 2

出刊 / 1999/06/05

 

一點知識丶一點決心丶一點勇氣……

這些都是癌症的治療劑;等待與觀望癌症長大域變化,或聽任它帶來痛苦與不適,死亡就會接踵而至。

英國皇家外科學院教授鍚爾斯博士

 

經過調查顯示,「癌症」已躍居成為國內十大死亡原因的首位,己乎是人人談到「癌」色變的地步,只要聽到某人或本身罹患「癌症」,不管醫生如何解說或是診斷的結果如何,通常都會主觀地作出「活不了多久」的定讞及結論,這就好像是一個被懷疑爲疑犯的人,在法律尙未作出最後的判決以前,外界早已給他烙上了罪犯的標記。

然而,「癌症」眞的是不治之症嗎?

根據許多實際負責醫療的醫護人員指出,「癌症」其實與一般的疾病一樣,至於會引起大家對癌症有種莫名的恐懼感,其原因在於防癌「觀念」的缺乏和謬誤。因爲癌症的潛伏期相當長,而且許多癌症的初期,是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和不適的情形出現,所以一般人平時並不容易察覺到它的存在,偶有小病痛也當成其它病症看待,一直要等到小病遲遲無法痊癒時才勉爲其難地上醫院檢査,檢査之後才發現已是「癌症」的末期或病入膏肓了。之所以會如此,完全肇因於一般大衆沒有養成對身體自我檢查的觀念,也沒有將身體的某些變化當成是重大疾病的先期徵兆。

由此可知養成定期健康檢査及平時自我檢査才是最佳的防癌之道,其中又以自己平時的自我檢査更是防癌的不二法門,因爲一般癌症在人體內的潛伏期相當的長,要發現其存在,完全有賴於個人自己定期的密切注意才是。根據「陶聲洋防癌基金會」所製作的防癌簡介中,癌症有所謂的「十二信號」,當出現十二信號中任何可疑的癥象時,便要立即請醫師診治,早發現早治療,因爲癌症早期治療有60%至少可以活五年,而晚期治療則只有2%可以活五年。

而根據衛生署的統計發現,男性在癌症的罹患上以肝癌及肺癌的發生率爲最高,而女性則以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爲最高。但從上面四種癌症的發生來看,男性致癌的原因與生活習慣的不良有其不可分的關係,而且其死亡的機率相當高,但相對於女性而言,癌症的發生原因的確較不明朗,其治癒率在癌症的治療上相當高。但是,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女性因爲不好意思讓醫師檢査而拒絕檢査進而延誤了原本相當樂觀的病情,所以台灣婦女在這兩種癌症的死亡率上一直高於西方,這是相當值得注意的。

在「僧伽醫護基金會」的義診活動中,發現女性出家衆罹患乳房疾患的比率不小,爲什麼會這樣?根據調査的結果發現,「獨身女性」或「四十歲以上,從不哺乳或不育之婦女」容易得乳癌,這與女性出家衆的情況不謀而合,再加上出家衆長期的熱量攝取不足,造成營養不良,抵抗力減弱,也增加了癌症的發生機率,而這樣的調査結果對女性出家衆不啻是個危險的警訊。雖然沒有正式的報告指出,那些婦女獲得乳癌的機率較高,但從種種跡象來看,女性出家衆的確是高危險群。而且,出家師父對醫療保健常識通常比較缺乏,一旦發生了病症,她們比一般婦女更不好意思前去醫院看婦科及礙於佛教的律儀,所以常常拖延了最佳的診療時間。

其實,乳癌是比較容易早期發現且治癒率極高的癌症之一,只要定期地自我檢査就可以保護個人的寶貴生命,而因乳癌的自我檢査是相當簡易且容易早期發現的機率相當高,所以在本期的僧伽醫護便以「乳癌」爲主題,將從各方觀點對乳癌的自我檢査、求醫診療、飲食調養等,有個全面性且正確性醫療常識,以使女性出家師父能藉著自我的檢査及不諱忌求醫的心態,在未來修行的路上,付出「大愛」,而不再「癌」相隨。

除此之外,在本期也特別介紹了被稱爲台灣男性殺手的「口腔癌」,及現代人要如何面對過高的壓力,以及因壓力產生的精神疾病,致使宗教揹上了黑鍋的眞相實錄。其實,在佛法的追尋上是講求「眞理」的,但現代人卻一味地追求速成與一時的解脫,而忘卻了去探求眞相,讓自我迷失在茫茫的人海中,這是我們在學佛過程當中,必須注意與小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