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陶蕃震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25期
出刊 / 2003/4/20
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九日,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星期假日,但對「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的眾多志工來說,卻是那麼的令人期待,因為,在相隔了兩年多後,大家在這一天又來到東台灣的舞鶴禪苑,為東部的僧伽義診。舞鶴禪苑位於花蓮縣瑞穗鄉,如果沒有熟人指引,你很難找到在崇山蜿蜒之間的這個道場。常住師父平坦法師說:「這裡的一切都是別人的布施,我也只是借用而已;因為感覺住在這裡很平安,所以替自己取了『平坦』這個法名。」禪苑的建築樸實,建材也只求實用不求華麗,因為法師說一切都是十方的供養,要惜福惜緣;而環繞週遭的青山和草原,香甜而零污染的空氣,則在在讓人有置身世外桃源的感受。
一大清早作過早課用完齋後,志工們紛紛走到山野間或草原上,舒活筋骨,享受都市中難得的靜謐,真是不亦快哉。七點左右,陸續有師父前來接受義診,平日全心全意修行的法師們,接受僧醫會醫療供養,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以預防或藉此發現潛在疾病,並接受追蹤、輔導、轉診治療。義診的項目有:(1)尿液檢查(2)量身高、體重、測體脂肪(3)量血壓、脈搏(4)抽血(5)家醫(6)口腔牙齒健檢(7)各項檢查:包括肝膽超音波檢查、心電圖檢查、骨質密度檢查、胸部X光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8)各科醫師看診:包括家醫科、耳鼻喉科、眼科、牙科、心臟科、骨科、婦產科、中醫、針灸。(9)衛教諮詢:包括牙科衛教、醫療諮詢、營養講座諮詢、乳房自我檢查衛教。參與義診的醫師都是正信的佛教徒,所有過程也都依戒律來做。不論男眾淨人、女眾淨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在接受檢查時都有護理人員陪伴。
在完成各項檢查後,基金會志工會請法師填寫問卷,表達其對義診的滿意程度和建議,並將它和病歷一起回收。病歷彙整後由護持僧醫會的醫師判讀並根據個案需要進行追蹤或轉診建議。病歷是了解僧伽健康狀況的重要資料,而問卷調查則是改進義診流程的參考依據。執行長會宗長老對義診的過程是否順暢、有效率非常重視,總是留心發掘問題,並隨時改進。例如,發現肝膽超音波是看診時最容易塞車的瓶頸後,就設法添購儀器,並製作號碼牌,請法師根據號碼做檢查,而不必再苦苦地排隊等候。又如,發現報到掛號處常常因為法師整批前來而手忙腳亂,就製作大型海報,讓法師先查出自己的預約編號,掛號處的志工就能更迅速處理。而根據回收的問卷看來,師父的滿意度相當高。
對場地佈置、流程、志工的引導及服務都給予高度讚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看診的醫師,都能親切、細心地為師父檢查,如果師父訴說症狀或疑問,也都詳細解答,並提醒師父應該如何治療、注意什麼?醫病之間充滿愛心與關懷,和我們平常在醫院接觸的完全不同。中午時分,義診圓滿結束。平坦法師一再感恩大家遠道前來,而為了和所有參與的醫護人員及志工結緣,她更在義診前不眠不休地趕了好幾天工,寫給每個人一副對聯,並且將名字嵌入上下聯的第一個字裡,每個人拿到的都是獨一無二,有自己名字的墨寶。這樣的禮物實在特別,志工紛紛表示要將它裝裱珍藏。回程途中,車子在花蓮糖廠停下來,讓大家重溫兒時回憶,買糖廠的冰棒吃。
而後車子往台北趕路,由於山路彎曲,多位菩薩相繼感覺不適。於是,唐英亞老師從他的包包裡,一會兒翻出萬金油、護膚乳液,一會兒拿出鞋拔、毛巾,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背袋竟然像個百寶箱。而在台北署立醫院服務的郭師兄、台北板橋地方法院許瑞助庭長等,也都幫忙拿塑膠袋、衛生紙伺候著。湯苔蓉師姐則幫忙按摩、刮痧,所幸都只是暈車,沒有大礙,加上僧醫會的志工都很有照顧人的經驗,因此都能消業障、增福壽,度過充實的一天,平安返抵台北。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