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燕飛藥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35期
用餐前1小時吃水果,對健康最為有益
你也許不知道,以往人們都習慣於飯後吃水果的習慣,並不是對身體最有益的飲食順序。
美國一科學研究小組在對各種節食減肥方法進行實驗後認為,在每天用餐前1小時吃點水果,是種簡便有效的減肥方法。因為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糖類,它能在體內迅速轉化為葡萄糖而被吸收,補充身體的熱量。隨著血液中糖含量的升高,能很快降低大腦對血糖偏低的反應,再加上水果中的粗纖維能給胃「飽脹感」,從而緩解了食欲,對飲食中的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需求量因而減少。
再者,因為水果是生食,吃完生食再吃熟食,體內就不會有白細胞增高的反應,有利於保護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強防病抗癌的能力。所以每天用餐前1小時吃水果,對健康最為有益。如果飯後飽食時吃水果,由於食物在胃裡需要1到2小時消化後才能慢慢排空,而水果屬單糖類食物,極易被身體吸引,並不需要在胃內久留;又因所含果糖不能及時進入腸道,導致在胃中發酸產生有機酸,引起腹脹。所以飯前1小時是吃水果的最佳時間。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