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莉蕙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32期
出刊 / 2004/10/20
現在流行減肥,想變瘦是趨勢,因此有人想吃素來減肥。然而當有人真正發心吃素時,家人卻又擔心素食會造成營養不良,隨之阻力也就跟來了。所以,以下來談談吃素後的一些過渡期症狀的調理。
素食與減肥
剛吃素的人,開始時或許會有些體重減輕,是因為健康的素食熱量較低,卡路里當然比吃葷食時少,再加上高纖維的食物使腸的蠕動增加,大便通暢,自然體重會降低。但持續一段時間後,生理會自我衡定,體重是會再調整回來的。所以想吃素減肥的人,還是要靠巧吃與運動來維持。
要知道,過胖及過瘦都算是「營養不良」,但也不是依肉眼外觀所瞧到的就算數,它是需要計算BMI的。BMI是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正常值為22。若超過或低於正常值的 10%(19.8~22.4),也就是BMI≧22.4 稱過為重(超過20%,BMI≧26.4才稱肥胖),≦19.8則太瘦。所以太瘦絕對不是以別人觀看後所下的評語為準。
若真的太瘦,不妨找中醫師調整。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依靠脾所運化的水穀精微來營養,營養充足則肌肉會發達豐滿,腠理會健壯。因此,人體肌肉壯實與否,也就是胖不胖,與脾的運化功能有關。所以調整「脾胃」是關鍵所在。方可選用曲麥枳朮丸、參苓白朮散、加味逍遙散、七味白朮散、四神湯……等,目的都是在調整脾胃而達增胖效果。
又平時若覺體力不夠,四肢乏力,臉色不好,想再增重一點點,可以用「四神粥」來調養脾胃中氣,增加抵抗力,幫助消化,促進食慾。
【四神粥】
材料:蓮子半斤,茯苓5錢,山藥5錢(打粉),芡實3錢(搗碎),粳米 (糙米)一杯(可再加薏苡仁5錢)。
作法:藥材用水洗淨後,山藥打成粉,芡實搗碎。茯苓、芡實、薏苡仁加水浸泡30分鐘,蓮子不要泡水,這樣反而容易煮熟。米洗淨,與蓮子、茯苓、芡實、薏苡仁一起放入鍋中,加水6杯,外鍋加水3杯,待開關跳起稍涼後,再加入山藥粉。可依個人口味加糖或鹽,即成甜粥或鹹粥。
若平素就臉色蒼白、手腳冰冷、頭暈目眩、精神不振、倦怠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遲鈍、手腳發麻、或有針刺感等;嘴唇、舌頭、與眼瞼的血色呈現蒼白沒有血色,並且運動後出現氣喘吁吁,心悸無力、呼吸困難、眼花、眼前出現黑點或「冒金星」,抽血檢驗時有貧血:紅血球數 (RBC)在男性少於450萬,在女性少於380萬;血紅素量(Hb)在男性少於13.0g/dl,在女性少於11.5g/dl;血容量(Hct)在男性少於40%,在女性少於35%。在中醫可辨證為「血虛」,除了可以多補充維他命B12及葉酸外,有個簡單的食療方是麥芽糖適量(中醫所謂飴糖),用溫開水泡開後,加入山藥粉10~15克沖服用,一天2~3次。
山藥粉最好是用新鮮的山藥,曬乾後打粉。山藥不宜與麥芽糖一起煮來吃,因為煮沸過後,山藥內的酵素會被破壞;而在中藥房購買的「山藥飲片」多數薰過硫磺,吃起來酸酸的,不好吃。市場有售山藥粉,裡面會加些薏苡仁粉、黑豆、蕎麥……等,不妨作為替代。若食後口乾舌燥,或胃覺得脹脹的,就減少次數或改為2、3天一次。這食療功用有益氣健脾補腎、生津養血、潤肺止咳、緩急止痛。《長沙藥解》上說:「飴糖補脾精化胃氣,生津養血,緩裏急止腹痛。」
另,麥芽糖屬單糖,所以糖尿病者也可以放心服用。只是麥芽糖性味甘溫質潤,能助濕生熱,令人中滿(食後胃脹滿感),所以胸悶脘痞,身倦,脈濡,苔黃膩,屬濕熱內鬱者;中滿吐逆;痰熱咳嗽(咳出的痰是黃的或很緊很難咳出來的)者均不宜服。
正確的素食觀念
其實剛吃素的人,除了體重略減外,也多少會有頭昏、精神不好、容易感到疲倦等症狀。原因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攝取能量劇減外,另有些是因為:
其一:吃法錯誤,不懂正確吃素的方法,只吃白米,沒有吃糙米或八寶米;吃得過油,過於精緻,多食醃漬過或加工之食品。網路上有很多正確的素食吃法,所以這裡不再贅言。像這類症狀,除了改變吃法外,有面色青白、頭暈、心悸、氣短氣促、倦怠、經血過多、容易自汗、泄瀉,舌質淡紅色,舌苔薄,有齒痕,脈緩弱者,是為『氣虛』,這要補氣,方如四君子湯類、補中益氣湯、人參養榮湯等。若平素胃不好,吃涼的食物或生機食物就胃不舒服、拉肚子,胃覺得冷冷的,可選用小建中湯或理中湯。若整個腹痛而腹瀉,食不下,想吐,拉肚子後腹痛稍減,但沒多久又會腹部隱隱作痛,喜溫喜按,四逆湯可用。腹瀉又有水腫者則真武湯可選。當然以上方藥,再詢問中醫師是會更準確安全。
其二:是雜念太多、沒有運動、熬夜,作息不正常。
若雜念太多,可以打坐或端坐數鼻息,每天半小時,也是種養足精神的好方法。運動則要一星期4次以上,半小時就好,當然最佳的運動是拜佛。至於作息,應該在晚上11點前就寢,最遲12點以前,如此能養肝陰,才不至於感到疲憊。
拉雜寫了一堆,當然最後要鼓勵大眾持續吃素。因為吃素的益處比缺點多太多了, 若受不了別人的眼光時,想想當初為何吃素,找出初發心的「動力」,日後心意有所動搖時,相信必能克服。只要持之以恆一段時日(1~3個月),自然而然對葷食就敬謝不敏了!願大眾持續加油,阿彌陀佛!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