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輯 / 釋慧明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31期
出刊 / 2004/6/20
黃病
黃病,又稱黃熱病,不知是否全同於現代醫學中所稱之黃疸,或是另外的病名。大約是指伴有黃疸症狀的濕熱病。
對於治療黃病,在『大品經』中記載,須服用「牛溲訶梨勒」。所謂牛溲訶梨勒,就是將訶梨勒果浸泡在牛的小便裡,然後置於烈日中曝曬,重複三次後,澆以熱水服用其汁。古代印度人認為小便是乾淨的,不但可以用來洗膿瘡,也可以作為藥材。
在『大智度論』中記載「醉或得皰面,或保酒病,正萎而黃熱。」這是說飲酒過度即演變為黃熱病。而現代醫學也同樣認為,長期過量飲酒容易引起慢性酒精中毒,接著形成肝硬化、皮膚變黃、腹水、肝臟肥大等症狀。在世尊的時代就已經看出飲酒會引起肝臟疾病,不能不說是正確的醫學觀察。
在古印度時,若有人罹患此病,須服用人血治療,但世尊為長養弟子悲心及避免世人譏嫌,完全禁止病比丘服用人血,乃至人髓亦不允許。如『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記載,曾有比丘罹患黃病,醫師告言:「唯有服用人血可以治癒,否則只有等死。」恰巧當時有人犯了死罪,被反綁兩手身繫迦毘羅華鬘,一路打鼓唱令至斬首處。此病比丘聞訊立即趕往斬首處,要求膾子手布施死囚鮮血。膾子手回說:「您若欲食肉亦可給與,何止是血?」說完即以利刃直刺死犯兩喉脈,方便比丘以兩手承取鮮血而飲。然此舉卻引起圍觀民眾譏嫌:「此非比丘,是食人鬼。」紛紛以瓦石土塊扔擲比丘。其他比丘將此因緣稟白世尊。佛言:「將此比丘喚來。」比丘來後,佛問言:「是否真有此事。」病比丘據實而答。於是世尊教誨比丘:「比丘們不應為了愛惜身命,而作出這種招世人譏嫌之事。從今以後,絕不允許佛弟子飲用人血,乃至人髓一切不許。」(大正22‧486頁下)
『正法念處經』卷六十六記載,有種名為「惡黃」的邪氣,侵襲滯留於人身中,若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身染上惡黃邪氣,若不調順則生黃病。此病特徵為口中乾燥,遍身皆黃,面目爪甲一切皆黃,腹脹粗大,於其腹上青黃脈現,全身無力,食不消化,口苦尿黃,身體羸瘦,目視眾色皆作青黃,不能起止,腹中常脹。若黃風不調,則生此病;若黃風調順,則無此病。(大正17‧393頁上)
若依此經所敘述的黃病症狀,似乎類似於現代醫學所說的「黃疸病」。『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九載,當時諸少年比丘共相謂言,仁者今時天候微寒,可共入溫室中住宿。於是便入溫室中留宿。鄔陀夷比丘問說:「仁者何故入住溫室?」少年比丘答說:「天氣寒冷故入室取煖。」鄔陀夷比丘告言:「仁者,汝等熱處而宿,恐染黃病。汝等多人若同時染病,獨我一人如何照顧。故請速外出,住宿於露地。」(大正 23‧787 頁中)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三記載,盛暑季節,比丘苦熱,身體萎黃,病瘦無力。爾時世尊知而故問阿難陀:「何故諸比丘身體萎黃病瘦無力?」阿難陀據實稟白。佛言:「應建造涼舍。」比丘們不知如何建造。佛言:「可於寺旁,建三面牆之房舍,三邊築牆,留出一邊空間,使空氣流通。不同於寺,四面有壁。」比丘建涼舍時,不知開窗,仍遭悶熱;佛言應該開窗。比丘欲開窗,不知高低位置;佛言窗之高度應與床齊。後有諸鳥雀飛入房中,佛復教言建置窗欞,防鳥飛入。又為免風雨飄灑屋內,佛又囑咐安置窗扇。有比丘用餐時關閉門窗。佛言用餐時應打開門窗。又有比丘天熱時於自己房內,僅著下裙及僧腳崎;佛言隨情讀誦并為說法作衣服等,於四威儀悉皆無犯。(大正24‧263頁中)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