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書坊-時尚養生—五味五色與臟腑保健】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郭月英老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30期

出刊 / 2004/4/20

 

在傳統醫學中,食物的五味、五色與臟腑相關,且受四季變化影響。飲食與五臟六腑之間密不可分;身體的新陳代謝與自然時序——春、夏、秋、冬之遞變也息息相關。最健康的飲食方法,就是順應此自然法則,選擇適當食物,提供最佳營養。以下簡述分析如下:

  • 酸入肝,青(綠)益肝,能助肝氣循環、代謝,有益消除疲勞、舒緩肝鬱、防範肝疾,並有明目、保健視神經,提昇免疫功能之效果。春天則是調理肝氣最佳時機。
  • 苦入心,赤(紅)益心血,降心火,寧心靜氣,紓解壓力、緊張,抒發現代人各種壓力,加強抗壓力,並調節血壓、腦壓。夏天則是調節心氣的好季節。
  • 甘入脾,黃(土)益脾土,促進消導功能,健胃固脾;脾胃為健康的後天之本,能促進機體正常運作,維持良好之營養狀態,助益身心均衡發展。長夏養脾胃是固本的好時節,但別忽略了一年四季都要保健納水穀的脾胃,否則將營養失衡,健康無保障。
  • 辛入肺,白益肺氣,辛氣升揚,能灌通孔竅,清明神智,宣達肺呼吸,改善肺功能,強化呼吸道,過濾汙濁空氣的功能,補強氣管系統,抗菌抗過敏的功能,入秋以後養肺保護器官,能讓您安度寒冬。
  • 鹹入腎、黑益腎氣;腎為生命力、精氣之所繫,腎志堅定、腎氣充裕,則元氣有鬥志,生活有目標,生命有願景;並調節腎功能,促使有毒物質排出體外,冬天養腎,為新的一年定志展魄力。

 

食物在適時、適量下攝食都是有益的,最忌諱的是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莫以為酸益肝,就大量吃酸菜、喝醋汁,過猶不及,未健身已傷身,未養肝已傷胃,依此類推,各色各味的食物都是一樣的。在有利時機進食,均衡營養,這就是最具實益的養生觀。

 

炒五色菜(滋潤五臟、調理氣血、助益循環與代謝)

【材料】

冬筍1支、胡蘿蔔1小條、五香豆乾3片、香菇5朵、毛豆仁3兩、鹽1小匙。

【作法】

  1. 冬筍剝殼、削去老硬部分;胡蘿蔔削皮;香菇泡軟,洗淨後,都切丁塊。
  2. 毛豆洗淨去雜質,豆乾切丁。
  3. 炒鍋加熱加油,先下豆乾丁炒香,再下其他材料拌炒,並加鹽調味,加2大匙水,覆蓋燜約5分鐘,待菜熟入味即盛起。

【健康新知】

1.白色冬筍、紅色胡蘿蔔、青色毛豆、黃色豆乾、黑色香菇是有益肺、心、肝、脾、腎五臟循環代謝的「五色」。五臟各有主色,平日膳食兼顧各種顏色素材,亦能增加免疫功能,提升抗病力,是身心保健的基本原則。

2.素食可多採用自然食物,再製品間歇食用,不宜長期多量,避免用味精調味,否則對肝膽消化排毒器官,及腸胃消導系統有害無利。

 

醬味五絲(減肥消脂、打造骨本、維護心血管健康)

【材料】

海帶絲2兩、黑木耳2兩、豆腐皮1塊、紅甜椒1/2個、蒟蒻絲2兩、薑1段、鹽1小匙、醬油1大匙。

【作法】

  1. 海帶絲、蒟蒻絲沖淨,切小段;木耳、紅椒洗淨,切細絲;豆腐皮切細絲;薑去皮,洗淨,切絲。
  2. 炒鍋加熱加2大匙油,先下薑絲爆香,續下豆腐皮炒勻過油。
  3. 將其他材料下鍋拌炒,加鹽和醬油調味,並加2大匙水,覆蓋約燜2分鐘即可盛起。

【健康新知】

  1. 海帶富含碘質,不僅降血壓、血脂,止咳平喘,調節甲狀腺分泌,且能減肥;黑木耳好比是平價靈芝、鈣、鐵、磷含量都不低,能打造健康骨本,維持心血管健康,減少關節炎疼痛,是創造能量的好食品。
  2. 蒟蒻含纖維,低脂低熱量,運用極廣。甜椒含維他命C和胡蘿蔔素,抗癌防文明病,強化新陳代謝,增進免疫功能,消除緊張,紓解壓力。

【養生小語】

醬五絲的材料可隨個人口味自由配合,只要味道調合,色彩能誘食慾即可。

(本文取材自香海文化《時尚養生》)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