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陶蕃震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29期
出刊 / 2004/2/20
以最少的人力,發揮最大的效率,深入偏遠地區的茅篷,為師父做健康檢查,是僧醫會護理志工羅憶珠護理長的新年心願。因為她覺得,茅篷師父多半沒有參加健保,是最缺乏也最需要醫療資源的一群。
民國92年11月30日,僧醫會在埔里靈巖山寺深山道場舉辦的義診,正是一次「以最少的人力,發揮最大效率」的嘗試。從這次義診的過程和成果看來,確實有了一個好的,令人充滿信心的開始。因此,在93年這新的一年,僧醫會義診志工團隊,希望能尋找到更多茅篷師父,為他們的健康把脈,護持僧伽健康。本刊在此呼籲大家發心,多多發掘、尋找有需要的茅篷師父,並提供聯絡方式給僧醫會,讓志工群有更多供養法師健康的機會。
序曲
11月29日下午2點,僧伽醫護基金會的醫護志工二十多人,分成三組搭乘箱型車,從台北出發,一個多小時後抵達車亭休息站。大家下車舒活筋骨,喝飲料解渴提神,還有善解人意的志工準備了玉米、番石榴、糕餅等讓大家充飢解饞,真是好不愜意,大夥兒休息到四點三十五分才又上路。
車子在風景怡人的北二高上馳騁, 黃昏時分,只見一輪橘紅色的落日掛在天際,將天空暈染成一幅美麗的畫,煞是好看。車到草屯時,在手工藝中心停留,正好當地舉辦稻草文化季,中心前的廣場上放置了許多稻草紮成的工藝品,有稻草人、穀倉、迷宮等等,這些維妙維肖的裝置藝術品,除了展現製作人的巧手與慧心外,更能發思古之幽情,讓大家彷彿回到童年。
晚上,一行將近二十餘人在熱鬧的埔里夜市用過晚餐後,車子直接往今晚落腳的謝萬墩、梁麗華老師家開去。踏進謝老師家的客廳,抬頭望去,一幅寫著「杏壇春暖」的巨大木匾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原來那是謝老師92年2月榮退時,校方贈送的紀念品。同樣從教職退休的志工唐英亞、梁淑娥老師看了羨慕不已,還怨嘆自己退休時怎麼沒有這麼溫暖窩心的紀念品!熱情好客的主人準備了水果、茶食和上等的好茶等著我們。大家一面品茗、一面聊東說西,既快樂又溫馨。客廳一角的真空管型高級音響中流洩出悠揚的樂音,卻被笑聲、說話聲掩蓋了,真有點暴殄天物。而為了感謝主人的殷勤招待及慷慨提供房舍,讓志工們免於餐風露宿之苦,上傳下晃法師代表僧醫會致贈感謝狀。由於第二天還要早起,羅護理長催促大家早點休息,然而有幾個人卻非常煩惱,不知道自己的鼾聲會不會吵得室友睡不著,因此打算犧牲小我睡在車上或客廳,這種捨己為人的心懷,真不愧是三寶弟子。
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11月30日上午五點不到,大家陸續起床盥洗,6點,先到埔里公路局車站與山裡的師父會合,並接埔里榮民醫院的黃聰敏內科主任、張春瑤家庭醫學科醫師。由於義診的所在地,仁愛鄉的靈巖山寺深山道場,是重戒律靜修的女眾道場,不對外開放,也不希望勞師動眾,因此只允許 20 多位志工參與,但卻要為 120 多位師父做健康檢查。有幸參與的志工都感受到這次義診的特別和指標性意義,因此雖然工作比以往重,甚至必須身兼數職,卻分外珍惜,更覺得能夠參與是極大的福報。
將近七點,接到黃主任後,由靈巖山寺的師父帶路,前往義診會場。清晨霧氣重,車子在山間小路盤旋而上,沿途風景秀麗絕奇,路況的崎嶇蜿蜒,比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有過之而無不及,常常令人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嘆。車行了將近一個小時,看到了矗立在山窪裡的道場,又轉了幾個彎,入得山門,耳中傳來「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大殿前有兩株九重葛,姿態偉岸,紫色花蕊掛滿枝頭,幾縷幽香襲來,彷彿置身世外桃源。山間清晨溼氣重、氣溫低,看看牆上的溫度計,只有9.5℃,但是空氣非常清新,彷彿不含一丁點塵埃。聽師父說,在附近跑山呼吸新鮮空氣,是調養身體的好方法。難怪這兒的師父看來都那麼有精神,而且聽說她們每天兩點四十五分就打板,起來做早課,非常精進。
卓越的效率與品質義診場地的桌椅都已經由師父們安排好,志工只要將儀器安置好就可以開始作業。
下車後,大家很有默契地測試安裝儀器,並分批用早齋。熱騰騰的粥、雜糧饅頭、賞心悅目又爽口的素菜,在這寒冷的早晨,不僅溫暖了我們的胃,更溫暖了我們的心。吃飽後,每個人既有暖暖的身體,更懷抱著滿腔熱忱,正式開始工作了。
靈巖山寺深山道場中有多位師父具有醫護資格,因此事前和僧醫會做過縝密的規劃,將接受健檢的師父分成6組,在同一時間內讓各組分別做不同的檢查,使各項檢查都能順暢進行,縮短等待時間。寺方自行設計了一張表格,發給每位受檢者,上面列有必須檢查的基本項目,包括:抽血、驗尿、 X 光、心電圖、血壓、身高、體重;另外骨質密度只有40歲以上受檢,超音波則以事先個別通知的師父為主。有了這張表格,受檢的師父可以很清楚自己該做哪些檢查,在做過檢查的項目前打V,以免漏掉某個檢查項目。
由於山路太過狹窄陡峭,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 X 光車開不上來,只好商借約 25 分鐘車程的靈覺寺停車場,由寺方派接駁車來回載送師父。在 X 光車停泊處,由曾任長庚醫院護士的上修下督法師坐鎮協調,僧醫會方面則由唐英亞老師和筆者負責,過程順暢快速,不到11點就已經全部照完。據每次都負責這個項目的唐老師說,這是他印象中最有效率的一次。以往,表格幾乎都由志工代為填寫,這次因為由接駁車整批接師父來,一批約三、四十人,人員集中,所以由他向師父說明後,讓師父自己填寫,節省了很多時間。
自己開車前來義診的桃園昇輝診所黃暉復院長,帶著價100多萬的血管硬化測試機,為師父檢查。這台價值不菲的機器敏感度高,不耐巔簸,但是黃院長仍然冒著風險帶來,為師父提供品質最好的服務。其他儀器方面,曾經出狀況的是心電圖。也許是電力負荷問題,心電圖機器無法正常使用,負責排除故障的馬志宏志工決定將機器換個地方,移動之前,他跟張美雲、曾寶秀兩位護理志工說:「根據以往的經驗,去大殿上兩炷香,虔誠求菩薩保佑,就一定OK。」美雲師姐則笑著說:「這次最好上3炷香。」馬志宏志工也果真遵從她的囑咐,帶著心電圖在大殿上了三炷香祈求菩薩,然後將儀器換了場地,說來神奇,儀器果然能正常運轉了。但是時間已經受到耽擱,所以到了中午12 點半左右,還有師父在接受檢查。此時,一位師父的心電圖出現異常,志工懷疑儀器不穩定,決定再為師父作一次,並且請師父放輕鬆,不要緊張。沒想到慈悲的師父回答道:「因為擔心很多志工這麼晚了還沒有吃飯,所以很緊張。」還有很多師父,一再說不必檢查了,好讓志工早點休息、吃飯。遇到這樣的師父,志工一則感動,一則告訴他們晚點吃飯沒關係,希望師父一定要接受檢查。
下午兩點多,所有檢查告一段落,會場也整理好,靈巖山寺的師父還貼心地準備了點心,以及選錄上妙下蓮老和尚歷年開示精要的的《靈巖甘露》、指導念佛的 VCD、念珠、大悲水等等,與志工結緣。志工們恭謹地接受,與師父互道珍重,結束了這場高品質、高效率的義診。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