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秋瓊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89期
出刊 / 2016/08/05
今年6月8日,經台北榮總王建人醫師向本會通報,明宏法師因肝癌末期,在5 月入住新北市新店慈濟醫院,出院時間將至,考慮到後續住處及照護需求,王建人醫師遂主動與僧醫會聯繫,本會醫護組劉雅芳護理師及陳志銘社工與筆者隨即前往慈濟醫院探視。
緣起,病中從不言苦
由於明宏法師生性謙和,雖在病中,凡事仍不願麻煩弟子,僧醫會出面了解之後,即向法師提出幾項建議,其中又以出院後照顧及住處為重點,言明擇日接送法師到本會所屬淨蓮精舍了解環境,醫護組收案,聯繫法師俗家子女確立僧醫會協助照護方向,並列入定期關懷。同月18 日,由慈濟醫院社工來電表示,明宏師父即將出院,王建人醫師亦來電關切法師出院之後的安單處所,希望能提早訪視「淨蓮精舍」的居住環境。
經由僧醫會社工稟報基金會,執行長慧明法師指示,即與基金會護理師一同前往慈濟醫院接明宏法師前往淨蓮精舍,但因法師身體狀況變差,因而改約下週前往。
基金會社工亦向法師俗家子女說明基金會協助的狀況。不料幾日後,經李春福老師通知,明宏法師已於6月17日晚間七時許於慈濟醫院往生。
明宏法師告別式由宏竺法師代表基金會,帶領陳志銘社工與筆者前往台北第二殯儀館悼念,短短三週,幾面之緣,究竟明宏法師帶來的啟示為何?
續緣,一切以弘法為先
初見明宏法師,外表看來精神清朗,雖是肝癌末期患者,並無病苦委頓的神情,除了嚴重腹水,膚色略顯暗黃,其他則與一般人無異,當基金會護理師趨前詢問法師健康狀況時,法師表示聽覺障礙,請以筆談,顯見面對病苦,態度依然從容。
與明宏法師相識數年,兩人頗有私交的東吳法律系任教李春福博士,對於法師面對死之將至,仍面不改色的態度,感到十分敬佩。李博士表示,數年前在龍山寺遇到正在托缽的明宏法師,首先被他180幾公分的偉岸身形所吸引,趨前交談,才知法師已經失聰,只好以筆談,起初仍會供養法師,但是相熟之後,法師就婉拒供養了。
其後,李春福老師曾建議法師裝戴助聽器,於是帶他前往機構檢查,從而發現,法師的聽覺神經已經失去功能,連助聽器也不能改善了。李博士表示,當法師知道無法改善聽力的一瞬間,臉上不免出現一絲失望的神情,但隨即展現歡顏;雖是細微的變化,但也讓李博士體悟到,原來這即是法師面對挫折的態度。
當知道李博士為了修習佛法,一度連工作都不做了,並已經讀完一百冊大藏經,明宏法師頗為感動,兩人因此有了更多交集。法師更向李博士表示,他一心托缽,全是為了興建佛寺,希望有個長期講經的場所,得以弘揚佛法,把正知正見的佛法留傳後世!
由於法師常往返兩岸,加上失聰,與李老師的聯繫相對困難;2015年12月,法師的弟子自中國河南省發了簡訊給李老師,表示法師正在新店慈濟醫院住院,病況非常嚴重,李老師隨即前往醫院找到法師,這才知道已經肝癌末期了。
當時法師已經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竟向李老師表示,要將身後所有遺物( 收藏了數十年的佛法珍貴物品共13件) 都轉贈,李博士反問,我又不是出家人,為何要送給我呢?法師回答,你在弘法,算是半個出家人!原來李博士發續佛慧命之願,在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善因緣文殊學會」,長期舉辦《佛法講座》,並以自身近三十年深入大藏經、佛七、禪七的經驗,將佛陀所說49年的法,精要成十三堂的專題,完全免費,接引有緣的眾生。
李博士又問,法師認識的出家人何止上千人,為何要此珍貴的物品,相贈給一個在家居士?法師答,這就是因緣。這些東西有靈性,自己會去找主人。為避免日後產生糾紛,法師還特別立下字據書面與簽證;並且交代李博士,將來若有道場,就要把這些物品陳列出來,如果缺錢,可部分變賣換錢,但是千萬不要放棄弘法。
乘願,遵行佛法之事
明宏法師把身後事交代好之後,當日在醫院就大量吐血,然其身體竟然又恢復體力,隔幾天就出院,並坐飛機回河南省去了。為了弘法,前後又幾次往返兩岸,直到體力不支,才於105年5月中入住慈濟醫院,李春福博士表示,法師雖然有俗家朋友與弟子,但是不喜歡麻煩人,也自知來日不多,因此在慈濟醫院建議下,由王建人醫師與基金會聯絡,希望完成回歸道場的心願。
儘管法師安單至僧醫會淨蓮精舍的因緣未俱足,然此經過,讓護持弟子感到法師安心,更平靜地面對往生的一段旅程;與法師相識多時的李淑師姊也表示,明宏法師為人非常客氣,很怕麻煩人,即使住院期間,弟子去幫忙處理衣物洗滌的問題,法師都一再推辭;其後事由俗家子女出面治喪,告別式簡約莊嚴,亦頗符合法師生前低調謙沖的性格,出家人遵行佛法之事,可謂善終!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