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企劃—寒冬皮膚乾癢龜裂怎麼辦?】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蓮華診所 李志杰醫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23期

出刊 / 2002/12/20

 

癢雖然不會致命卻非常擾人,尤其在漫漫寒冬

隔著厚重的衣物,唉!如何是好呢

本文從問題的根源探討

教你如何度過清爽宜人的冬季

 

時序入冬,溫度陡降,濕度變低。在這乾冷、低濕的天氣裡,很多人不自覺地全身癢了起來。愈冷愈乾,癢得愈厲害,一般以小腿最為嚴重。檢視皮膚,常發覺有明顯的皮屑伴隨乾枯現象。尤其膚質不好的人,更容易在腳跟、指頭產生龜裂,疼痛難忍。對於很多住在山區寺廟道場的師父,比居住在平地者,更常會碰到這種情形。寒冬凜冽時應該如何適當地保養呢?

 

皮膚的構造

首先應該了解為什麼皮膚會愈冷愈乾就愈癢?我們的皮膚平常都有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均勻地散布在皮膚表層。這些油脂的作用在於減緩水份的蒸發,使皮膚的每一細胞均能維持適當的水份。如果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使這個保護作用被破壞,水份蒸發速度加快,皮膚便會變得乾燥,冬天的氣候,皮脂腺機能降低,皮膚的含油、含水量驟減,膚質失去彈性,癢感隨而產生。這種情況在老年人尤其明顯,所以「冬季癢」又稱「老人性皮膚炎」,也稱為「缺脂性皮膚炎」。

 

冬季保養要領

那麼冬天時如何作皮膚保養與一般性處理呢?

1.冬天洗澡水不可太熱,洗澡次數不宜太多。熱水對油脂的洗淨力很強,例如我們在洗盤子時都會發現,油膩的盤子用熱水很容易洗淨,用冷水卻很難,即可印證。冬天時人的皮膚本來就比夏天乾燥,如果再用太熱的水洗澡,則又會把僅有的皮脂洗掉,造成愈乾愈癢。皮膚乾燥的人在冬天裡還要減少洗澡的次數,不需天天洗澡。況且冬天流汗少,身體也不易髒,一星期洗兩次到三次就夠了,寒流來襲的時候就不要洗了,使皮膚碰到熱水的機會少一點,如此也能減輕皮膚乾燥的程度。泡熱水則比淋熱水更容易去油脂,使皮膚乾癢的情況更糟糕,所以冬天也要少泡熱水澡。

2.盡量避免使用肥皂:肥皂之類的清潔劑會溶解皮膚上的油脂,使乾燥的皮膚乾燥情形更為嚴重。因此沐浴時,除了腋下、陰部等易髒部位外,應該避免使用肥皂。市面上標有「乾性皮膚用」,「敏感性皮膚用」的肥皂,其去污力與刺激性較弱,洗後皮膚還會留些油份,相對地皮膚就不會太乾燥,冬天時可以挑選這類肥皂來用。

3.潤膚保養品的使用:冬天可以常塗抹含油性的乳液、面霜、潤膚油,使皮膚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油脂,以減少水份的蒸發。潤膚保養品的使用還有一個訣竅,就是趁皮膚富含水份時趕快把保養品塗上,這樣效果會更好。例如:沐浴後馬上塗保養品或洗手後馬上塗護手膏。

4.密封式處理:這是針對龜裂皮膚特別有效的方法。皮膚嚴重的失水乾燥,最後會龜裂,尤其是本來就有富貴手或腳底皮膚角化,每逢乾冷天候,一條條裂縫歷歷分明、疼痛難捱。此時如果塗上凡士林後,再以不透氣的塑膠袋或保鮮膜密封之,龜裂的傷口短時間內即可癒合。將龜裂處密封,可以使該處保持濕潤,傷口得因滋潤而加速復原。這猶如農田遇乾旱而龜裂,若能得水灌溉,土地可及早恢復。

5.室內若因天冷而開暖氣、電暖器,雖然可以提高溫度卻會使空氣更乾燥,此時記得加放一盆水,以維持室內的相對濕度。

6.冬天的衣物以柔軟棉質為佳。因為皮膚在乾燥的情況下只要有微小的刺激就會發癢,所以應該避免穿毛織或尼龍衣物,因為它們表面粗糙容易刺激皮膚。過緊的衣服會摩擦皮膚,也應儘量避免。

7.患皮膚癢的人應該避免菸、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其他並無禁忌。但是多吃高脂食物並無法使乾性皮膚變成油性,這是需要特別提醒的。寒冬使人畏縮,乾癢更令人難過。若遇發癢難捱,應以輕拍代替搔抓,輔以上述的方法處理。若還無法止癢,最好能請教皮膚專科醫師,對症予藥,無論口服或是外塗,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 觀看更多專欄文章>https://www.sangha.tw/Download.aspx?tid=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