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浴佛‧護生‧淨灘行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採訪撰文/高怡蘋
攝影/金美玲、高怡蘋

 五月三日,僧伽醫護基金會於龍洞海洋公園舉行「浴佛、護生、淨灘」活動,同時也為日前全球驚爆的「新流感」祈禱,期能消弭災禍。

浴佛,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

 「我今禮頌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逾三百名會眾敬誦〈浴佛偈〉,持杓取香湯自佛陀塑像兩肩澆淋,身、口、意念虔敬非常。

 僧醫會副董事長會宗長老說明「佛誕節」典故。就中國史書記載,佛陀誕生於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歲農曆四月初八,北傳佛教國家如日本、韓國多沿用此制。東南亞國家則於國曆五月的月圓日作為佛陀生日、成道和涅槃的日子。

 近年來,我國信眾大都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約為農曆四月中旬)為「佛誕日」,以各種儀式慶祝。會宗長老提醒眾人,在感懷佛恩當中,提醒自己要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發願精進修行;慶祝佛誕節,是要慶喜自己多麼有福報,能接觸佛法、領受佛法,進修人生,走向光明,不再輪迴。

 會宗長老開示:「浴佛時,外沐佛身,內淨自心,生起懺愧心、感恩心與報恩心,這念心非常重要、也非常殊勝。而放生就是修持善業,以善業的純善心為基礎專攝念佛,則內心感受的境界會與平時念佛時的境界,感受不太相同。」

 「放生」一詞遍見佛經中,從古至今許多大師、居士亦提倡放生;以理以據傳達佛教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及生死輪迴的因果觀念。自宮廷到民間,放生蔚為風尚,其功德感應事蹟屢見不鮮。

 「學習佛陀的慈悲,放生是最直接的體會。」僧醫會生命關懷委員會主委許瑞助法官表示,眾生皆有佛性,因業力使然而墮入惡道;其實,飛禽、牲畜和人一樣,怕痛怕死,也有眷屬。他說:「愛護眾生就和愛護自己一樣;放眾生一條生路,就是放自己一條生路。」此外,憨山大師有云:「放生免三災──刀兵災、疾疫災、饑饉災。」許瑞助表示,當知現今「新流感」其實與眾生的殺業有關,透過放生可以激發悲心、培養善心,增加社會祥和之氣以消除災難。

 僧醫會放生活動向來非常注重生態環境,強調「護生」與「保育」。因此,事前即周詳考慮選擇放生種類,放生在何種適合繁殖又不會破壞原有生態的環境,如何避免才剛放生就遭人補殺獵取,以及放生的最佳時機等等。

 為何選擇在龍洞南口海洋公園放生?任職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的吳全橙居士表示,經勘察認為此處海域水質好又通達外海,且有礁岩區,適合此次放生的黑鯛魚苗、薯鰻(俗稱金錢鰻)、石斑、八寶鯊的生長需求,且不會改變原有食物鏈。所放生的近六萬尾魚的數據將送交聯合國,監視此海域資源量的變化,是完全科學的放生。

 許多家長也帶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尊重生命」講得再多,也不及親手將生命回歸自然的體悟來得深刻。住在中和的賴先生看了《僧伽醫護》雙月刊關於放生的報導,特別帶全家人參與,便懷著「當下極度想要幫助牠們」的心意。

淨灘,環保護地球

 放生結束後,人人戴上棉布手套,拿好長夾和垃圾袋,裝備齊全,進行最後壓軸的淨灘活動。一人在石礫間翻找垃圾,一人準備好袋子應接,大人小孩合作無間。

 「看似潔淨的海灘,竟然撿出這麼多保麗龍、酒瓶、便當盒,甚至還有皮鞋與電風扇!幸好我們來淨灘,不然海龜就慘了!」年輕的黃媽媽隨機教育兩個兒子「海洋垃圾場」的環保知識,海龜因為誤食保麗龍,身體有了浮力,沈不下海底而活活被曬死。

 弟弟似懂非懂,哥哥倒是舉一反三:「我們人類製造的垃圾不可以去害到其他動物的生命,所以我們要把環境打掃乾淨,讓大家都健康活下去。」來自板橋、學佛多年的陳女士歡喜地說:「今日浴佛是淨心,放生是善行,內外兼顧,法喜充滿。」

本文刊登於《僧伽醫護》第57期 200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