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心影-淺談溝通(一)】(下)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黃宗正醫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9期

出刊 / 2000/08/31

 

(二)「區別人與行為」的心態,係指:「愛他(她)這個人,但不一定喜歡他(她)的行為」或「雖不喜歡他(她)的行為,仍然愛他(她)這個人。」這句話重點在區辨愛和喜歡之不同。此處的定義是:愛是一種承諾,甚至是永恆的承諾,是對一個生命無條件的關懷,而喜歡則是對某種行為一時的反應,是有條件的情緒反應。

 

舉例來說,我們可能會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小孩,但仍會「不喜歡」他某個胡鬧的行為,我們也可能會無條件地「愛」自己的配偶,但「不喜歡」他(她)亂花錢的行為。這種論調表面上似有矛盾,但卻很合乎實際人生。我們愛家人,因為愛,所以希望他們變得更好,不希望他們變壞,故可能批評、指責他們不好的行為。問題是在溝通時往往心態上沒有清楚確立:我是「愛」「你」的,只是「不喜歡」你「某個行為」,當把「人」和「行為」混淆時,便出現很多不良、悖離初衷的對話,比如女兒晚歸,父親生氣,便怒斥說:「你不聽話,就給我滾出去!」仔細想想這句話傳達的是什麼意思?女兒一定覺得:「我爸爸不愛我了,他要把我趕出去。」實際上父親想傳達的本意是什麼?應該是「女兒你這麼晚回來我很擔心,我不喜歡你這個行為,希望你改變,你若不能改變,我會很難過或生氣。」不當的溝通方式使不喜歡一個行為變成不愛一個人,這之間的差異何止天和地啊!不知道這道理的人,不斷地重覆這種溝通方式,使得配偶、子女等心愛的人,紛紛覺得自己不被愛,不配被愛,是個「麻煩」,是個「壞東西」,日久之後自信心也漸消失,甚至逐漸走向自甘墮落之途。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父與母是孩童生命中第一個男性與女性關係,也是最原始的人際關係,如果發展不好,就會影響小孩日後和別人的人際關係。最近我有一位女病患才24歲,因一直想自殺而來住院,她十分聰明健談,外表完全看不出是個「不正常」的人,經過一番了解後才發現,她雖聰明,但人生沒有目標,她雖健談,但人世沒有知音,所有朋友都是泛泛之交,仔細再深入其原生家庭,才知道他的父母十分嚴苛,對她多是批評、操控,常把「行為」和「人」不分,總令她覺得沒自尊,故更反彈不聽使喚,幾乎從沒對她說過「我愛你」,她現在與別人建立信賴、親密的關係,也變得十分困難,因為過去從沒有這種經驗,既使後來曾交了一個男朋友,也常怕自己給對方「添麻煩」(正如她父母常認為她給父母添麻煩般),所以無法繼續發展感情,後來她內心的痛苦無人可訴,覺得人生太苦,不如歸去。

 

曾扮演「超人」轟動一時的Christopher後來騎馬摔傷,當他出事後在醫院醒來時發現自己變得半身癱瘓,她掉下眼淚痛苦地想自殺,他的太太在旁邊握著他的手說:「Christ,我愛你,不管你是怎麼樣,我都愛你,你會活下去的!」這個故事清楚呈現了無條件的愛是一種承諾,這種愛的力量將使人有勇氣去面對困難,也因此殘廢的「超人」現在仍然活著。

 

對我們愛的人要清楚告訴他們:「我愛你」,請記住,這同時也是一種承諾,也將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心理學發現嬰兒多被抱,將會越聰明,其實,孩子多被愛,則會愈有自信,日後愈堅強。當我們發現孩子某個行為不好時,不妨告訴他(她):「我很愛你,但我不喜歡這個行為,裡由是……,如果你能改,我會很開心,如果不能改,我會很傷心。」反過來講,在異性關係中,也要把「愛」和「喜歡」分清楚,不能動不動就「愛」上一位異性!須知愛有承諾相隨,是無條件的,如果只是「喜歡」和對方上牀的那種「行為」,就不要說成是「我愛你」,這一點在美國等西方社會之都會區常混淆不清,造成男女關係混亂,乃至婚姻變質。

 

(三)自我肯定(assertive)的心態:要了解自我肯定的心態。這簡單的方法是和攻擊性(aggressive)及屈從性(submissive)心態對照。

 

有一天王太太下班後,身心十分疲憊,由於想到孩子明天學校要化妝舞會需要一些道具,便特地去商店找些材料,所以晚了一小時回家,不料一進門,先生坐在沙發上滿臉不高興,劈頭就說:「你死到那裡去啦!我還以為你被車子撞死了呢!」這時候便是一種衝突的溝通開始了,一般而言,王太太可能的反應有三類,第一種是攻擊式的,如:「老娘忙了一天,累都累死了,若不是為了你這死鬼的兒子明天要化妝舞會,老娘還須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再去買材料嗎?你事情沒搞清楚,就少開口,沒人會說你是啞巴!」第二類恰好相反,是屈從式,如露出不安後,彷彿自己做了虧心事般的表情,低聲的說:「對不起,忘了先打電話回家,我錯了,我是去為兒子買道具……。」第三類自我肯定式,如:「你這樣的態度讓我很不舒服(傷心)我不喜歡你這種態度,我是因為兒子明天化妝舞會需要道具而在下班後又去花時間替他買,才較晚回家。」第一種方式具攻擊性,會傷害他人,也容易引起更大的衝突,某種程度也可能反映這個人內心的害怕。第二種方式是自貶式,傷害自己的尊嚴以換取表面之和平,避免溝通之衝突。第三種方式是自肯式,既不罵人,也不盲目屈服,會指出問題,並說出自己的感受,不壓抑自己,能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感覺和把溝通由「對人之批判」轉為「對事之討論」。同樣的道理,當別人稱讚李小姐今天很漂亮時,攻擊式的反應可能是「我今天穿的可是名牌吔,只有你知道,其他的人都有眼無珠」。屈從式的反應如:「沒有啦」並顯得扭捏不安。自肯式的反應如:「謝謝您的讚美,我很高興聽到您這麼說。」

 

其實對一個有自信,具自我肯定心態的人而言,不管別人說好說不好,他(她)都能坦然面對,並從容回應內心狀態,並不需要傷人,因為自己也沒有答應要受別人傷害。

 

據說佛陀有一次被一位外道大罵一頓,佛陀沉默良久,後來外道覺得罵這麼久都沒回應,覺得沒戲唱了,遂問佛陀:「你為什麼都不說話?」佛陀說:「如果有人送禮物給你,你卻不想要,要如何做?」外道說:「退還給對方啊!」佛陀說:「那我把你剛才送我的禮物都退給你。」這個故事也是描述一種自肯自得的心態。

 

以上三種溝通的心態彼此也相關,基本上由平等心出發,故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因尊重自己,故不傷害、扭曲自心,而成自我肯定。尊重別人,進一步有特殊緣份中深化為愛(實則接近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無條件的),愛使人有耐心去面對所愛之人的不良行為,並逐步矯正之,而非溺愛縱容,更非因不良行為而放棄對方。這種愛與尊重的力量,是溝通中最有力的元素,可使家庭和諧、職場順利,乃至影響到社會之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