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緇門醫話-耳鼻喉科常見的癌症】(防癌篇)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twitter  

作者 / 盧漢隆醫師

出處 / 僧伽醫護 第9期

出刊 / 2000/08/31

 

前言

耳鼻喉科的癌症雖然不像內臟(如肝、肺)的癌有那麼高的死亡率,但是有一些特點,值得我們去了解,以期能減低它所帶來的痛苦,其一就是常會引起外觀容貌的變形破壞,造成有些人即使治癒,仍然無法釋懷,封閉自己。其二是易因癌本身或治療造成五官功能喪失,如發音、嗅覺、聽力等。其三是某些位置的癌較難發現,或症狀不明顯,以致延誤治療。以下為文介紹耳鼻喉科癌症之基本觀念,期能在病發之初提高警覺,早日就醫,必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分類

主要有三類較多的癌症,即鼻咽癌、口腔癌、咽喉癌,合佔耳鼻喉所有癌症百分之七十以上,尤其鼻咽癌及喉癌,只有小小方寸之面積,卻有相對極高之致癌率,自有其特別之因素。其他有鼻腔及鼻竇癌、耳部癌、唾液腺癌及頸部本身組織之惡性腫瘤等,但比率相對較少。

 

臨床症狀

有些種類的癌因為位置明顯,如口腔癌,較易早期診斷,但位於鼻咽、扁桃、下咽、鼻竇等處的癌,本就不易看到,若再忽略其相關症狀,則等到診斷出來,多為期已晚。以下介紹較常見之症狀主要分:

1.腫瘤本身潰瘍、出血:如鼻咽癌早期會有痰中帶血,尤其在清晨;鼻腔、鼻竇癌會流鼻血,喉癌則會咳嗽帶血痰;腫瘤之流血或血絲和一般受傷或發炎引起者不同,後者引起的幾天就好,或吃藥會好,但癌症則持續,甚至出血量漸增多。

2.腫瘤壓迫引起之症狀:如鼻咽癌常壓迫耳咽管開口而引起耳鳴、耳塞感,壓迫鼻腔引起鼻塞(尤其單側、持續性更要小心),另外較特別的是鼻咽和顱底部腦神經很接近,若壓迫到會有神經麻痺現象,尤其是第六及第五對腦神經會因而引起斜視和臉部知覺喪失的現象,另外咽喉癌之壓迫會引起吞嚥時有異物感,甚至聲音沙啞或呼吸困難。

3.頸部淋巴腺轉移:頸部之淋巴系統非常豐富,且大部份耳鼻喉科之癌都會在中期有淋巴腺轉移現象,故當頸部出現腫瘤時應特別小心,尤其鼻咽癌因其細胞為淋巴上皮組織,通常在癌症發作初期,原發腫瘤很小時,頸部轉移已很明顯了。頸部之腫瘤除了要注意是否無痛、較硬、與周圍界線不明、大於兩公分等惡性機率較大外,尚要看位置,可以據以判斷原發腫瘤大概在何處,而看到腫瘤,應勿貿然切除,最好先檢查鼻咽、喉等是否有異,再評估治療方式,才能得到最佳的結果。

 

病因及防治

癌症之成因我們可以鼻咽癌之研究來做分析,它是好發於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癌症,如廣東、香港、台灣、甚至移居新加坡的華人。有研究顯示與沿海居民吃醃漬食物(尤其是魚)有關,其中含有很強的化學致癌物亞硝酸鹽,另外EB病毒已證實是鼻咽癌之重要致病因子,在這些省份,其感染盛行率相當高,由此看來環境因素佔極重要之地位。另一個研究顯示:移民美國的第一代華人,其鼻咽癌之發生率與東南沿海相近,而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第二、第三代華人,發病率較東南沿海低了不少,但仍是歐裔移民的七倍。

 

另外口腔癌則證實與檳榔中的化學致癌物相關性很大;而蛀牙、假牙之機械性刺激亦有影響。而喉癌則是都市文明病,與吸菸及空氣污染特別有關。綜上所述,假如把癌症的發生當做果報,先天性、遺傳性的基因不良則是過去造作種種因而來的業,業要感果有種種助緣,包括病毒感染、致癌藥物、空氣、環境之污染,機械刺激等。假如已經感果發病,其治療不外手術、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通常初期可以前兩種方法之一即可,較晚期則需兩種合併或合併化療,甚至三種都用,若是末期,則以減輕痛苦、爭取時間為治療原則。手術常要在對外觀、功能的破壞以及腫瘤切除是否足夠之間做決定;而電療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也不亞於手術,主要在聽力障礙以及口乾舌燥,若非身歷其境也難了解其痛苦。

 

而化療主要影響內臟器官、如腎、骨髓、神經系統等。有時會造成不可恢復的長期傷害。耳鼻喉的癌症整體而言預後比其他科之癌症好,雖然有殘缺,但約有百分之四十之存活率,特別是第一期之喉癌有百分之九十,第一期鼻咽癌有百分之八十之存活率。若要從助緣的斷除下手以減少發病機會則需少吃醃漬食物(尤指魚、肉類),不嚼檳榔、不抽菸,而空氣污染及飲食添加物是更大的共業,尤須每個人朝降低物欲、發揮公德心,並充實正確知見做起。另據研究,人體內自出生即存在變性的癌細胞,平時因數目少,且人有免疫功能隨時監控,才不致發病,依此看來,恰似時時有往昔冤親債主跟著你,一旦因緣際會、果報成熟、即來索債。故應時時懺悔、戒殺放生、勤修善業,才是最究竟的防癌方法。

 

盧漢隆醫師簡歷

學歷:台大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大醫院總醫師

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